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羊 (主部件) 共 20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羊 | 「羊」與「祥」意思和讀音都很密切,所以金文和戰國竹簡「羊」字又可通讀為「祥」,表示吉祥,中山王方壺:「為人臣而𢓉(反)臣其主,不羊(祥)莫大焉。」《上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10:「好型(刑)則不羊(祥),好殺則作亂。」 「羊」字亦是漢字極重要的部首。《說文》:「羊,祥也。从𦫳,象頭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凡羊之屬皆从羊。」按「羊」古可通讀作「祥」,參見「祥」。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考工記注》曰:『羊,善也。』按譱、義、羑、美字皆从羊。」 甲金文用作本義,指羊隻。《合集》738正:「今日𤉲(燎)三羊、二豖、三犬。」全句指今天用三隻羊、二隻豬、三隻犬作燎祭。另用作人名,《合集》15314:「帚(婦)羊示十屯」,指名叫羊的婦人整理了十對牛胛骨。師㝨𣪕:「毆孚(俘)士女羊牛。」 金文又用作氏名,羊子戈:「羊子之艁(造)戈。」又有「羊角」一詞,用作地名(何琳儀),羊角戈:「羊角之亲(新)艁(造)散戈。」《左傳.襄公廿六年》:「齊烏餘以廩丘奔晉,襲羊角取之。」地在今山東鄆城西北。 另漢帛書「羊」字可讀作「詳」,指詳細。《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獻書趙王章》第236行:「臣願王兵〈與〉下吏羊(詳)計某言而竺(篤)慮之也。」全句意謂臣子我希望君主與下屬詳細思考我的說話,並周詳地考慮它。 | ||||||||||||||
羋 | |||||||||||||||
幸 |
| 「幸」小篆作「𡴘」,許慎認為是吉利地免去災禍的意思。《說文》:「𡴘,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夭,死之事。故死謂之不𡴘。」段玉裁注:「吉者,善也。凶者,惡也。得免於惡是爲幸。」 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的「幸而」,英語的 Luciky, fortunately, 或德語的 zum Glück,都蘊涵了得免於難的意思,與《說文》所指正合。 陳劍、季旭昇則根據戰國竹簡認為「幸」並非從「羊」而從倒矢,其造字本義待考。一說疑金文「幸」字從「七」從「羊」,「羊」字古有美善之意,故以羊多為幸。不過金文用作人名,是否「幸」字仍然待考。 據《玉篇》,「㚔」是「幸」的古文,按「㚔」象桎梏、手銬之形,與「幸」判然有別,上古為二字,「㚔」與「幸」形近相混始於漢代,參見「㚔」。 | |||||||||||||
羌 | 甲骨文或於羌下加「土」,或於羌身加「石」,加「糸」,象束縛形。或於羌下加「火」,反映對羌奴所施的酷刑。據甲骨文,羌在商代是西方的一個大國,和商敵對,因此商人常把捕獲的羌人作為祭祀的犧牲。陳夢家、朱歧祥根據商人用羌人為人牲的事實,認為羌可能是夏朝遺民,故與商敵對。 甲骨文表示羌人,又用作國名和地名。金文表示羌族,又用作人名。 《說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𡹽,古文羌如此。」 | ||||||||||||||
姜 | 按兩說皆有理,不過金文上部大多從羊不省。參見「羌」。「羌」、「姜」皆從羊,一從人,一從女,馬敍倫認為羌、姜古為一字,可備一說。 甲骨文姜為奴隸,用為人牲。金文用作姓氏,衛鼎:「衛乍(作)文考小仲姜氏盂鼎」。《詩.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毛亨傳:「姜,姓也。……姜姓者,炎帝之後。」《通志.氏族略三》:「姜氏,姓也。炎帝生姜水,因生以為姓。」 《說文》:「姜,神農居姜水,以爲姓。从女羊聲。」 又「姜」現用作「薑」之簡化字。 | ||||||||||||||
恙 | 王鳳陽指出,「恙」與「殃」、「祥」是同源詞,神鬼降禍叫「殃」,神鬼示警叫「祥」,神鬼降災而使人遭受各種凶咎,包括疾病等叫「恙」。所以,「恙」是「殃」、「祥」在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抱恙」指抱病在身。「恙」常用為問候語,「不恙」、「無恙」旨在祝願吉祥。 甲骨文辭殘,用法不祥。金文用作人名,二十年鄭令戈:「鄭令韓恙」,意謂鄭國縣令名叫韓恙。 戰國竹簡通假為「祥」,《清華簡三.傅說之命》簡5:「且天出不恙(祥)」,意謂天降不祥。《上博竹書五.三德》簡11:「善勿滅,不恙(祥)勿為。」意謂不要泯滅善心,不做不祥的事。《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18正貳:「命曰吉恙(祥)門」。《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249:「甲失火,去不恙(祥)。」意謂甲日失火,可除去不祥。 又表示災禍,《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59背叄:「不出壹歲,家必有恙。」意謂不出一年,家必有禍。又表示災氣、疾病,《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60背貳:「人毋(無)故而髮撟若虫及鬚眉,是謂恙氣處之。」意謂人的頭髮、鬚眉都無緣無故卷曲,狀如蟲子,是病氣滯留的現象。 | ||||||||||||||
羔 | 《說文》:「羔,羊子也。从羊,照省聲。」 | ||||||||||||||
祥 | 金文用作吉祥之祥。陳逆簠:「擇厥吉金,台(以)乍厥元配季姜之祥器」,「季姜」是排行最小的姜姓女子,意謂選擇堅固的金屬,給元配季姜鑄造吉祥之器。又以「羕」表示「祥」,中山王方壺:「為人臣而𢓉(反)臣其宔(主),不羕(祥)莫大焉」,意謂作為臣子,反而以君主為臣,沒有比這樣更不祥的。 簡帛用作本義,《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第154行:「兵者,不祥之器。」又以「羊」表示「祥」,《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58背:「不羊(祥)」。 | ||||||||||||||
羕 | 金文通假為「永」,子季嬴青簠:「子子孫孫羕(永)保(寶)用之」,「簠」是盛食物的器皿,意謂子孫永遠珍愛和使用這件簠。陳逆簋:「羕(永)令(命)」,「永命」即長命。又通假為「祥」,中山王方壺:「不羕(祥)莫大焉」,意謂沒有比這樣更不祥的。 戰國竹簡通假為「永」,表示長,《清華簡一.保訓》簡11:「日不足,隹(惟)宿不羕(永)。」「宿」表示停留,意謂時光短暫,不要久留。這是勸人珍惜時光,勤奮努力的箴言。又通假為「祥」,《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6:「妖羕(祥)不行」。又通假為「養」,《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3:「孝羕(養)父母」。 | ||||||||||||||
羝 | 金文用作本義。九年衛鼎:「羝皮二。」即公羊皮兩塊。 「羝」又指三歲的白色公羊。《廣雅.釋獸》:「吳羊牡一歲曰牡翔,三歲曰羝。」王念孫《廣雅疏證》:「羊之白者為吳羊。」「吳羊」即白綿羊。 成語「羝羊觸藩」指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周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馬王堆帛書.周易.六十四卦》第33行:「羝羊觸藩,羸其角……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意指公牛觸碰到籬笆,其角纏住了籬笆,既不能退,也不能進。 而「羝乳得歸」表示不可能發生的事。《漢書.李廣蘇建傳》:「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意指(匈奴人)把蘇武遷徙到北海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地方,命令他牧養公羊,公羊生出小羊,便放蘇武回到漢朝。因為公羊沒有可能產出小羊,所以意味蘇武終身不能離開匈奴,回歸漢朝,故以「羝乳得歸」比喻事情不可能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