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南直 > 廬州府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沒有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禹貢》揚州之域。古廬子國也。春秋時舒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為九江、廬江二郡地。後漢因之。三國魏為重鎮。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建州治於合肥。晉為淮南、廬江二郡地。東晉僑置南汝陰郡。梁天監五年,置豫州。七年,改為南豫州。太清元年,改為合州。北齊兼置北陳郡。隋初郡廢,改曰廬州。大業初,曰廬江郡。唐亦曰廬州。天寶初,曰廬江郡。乾元初,復故。楊吳置昭順軍(《薛史》:後唐長興二年,詔升廬州為昭順軍。蓋遙領也。)南唐曰保信軍後周因之(《五代史》:顯德五年,置保信軍於巉州。蓋因南唐舊名也。)宋仍曰廬州(亦曰保信軍。建炎初,淮南西路安撫司治此。)元初置淮西總管府,尋改廬州路。明初改廬州府,直隸京師,領州二、縣六。今仍為廬州府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東至滁州二百六十里,東南至和州二百八十里,南至安慶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湖廣黃州府八百十里,西至河南光州六百里,西北至鳳陽府壽州百七十里,東北至鳳陽府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五百十里,至京師二千六百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廬州路置,為江淮行中書省治。明洪武後直屬南京。治所在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轄境相當今安徽合肥、六安、廬江、無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縣間地。清屬安徽省。1912年廢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南直 > 廬州府 > 合肥縣
南直 > 廬州府 > 舒城縣
南直 > 廬州府 > 廬江縣
南直 > 廬州府 > 廬江縣 > 廬州衛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泥汊河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奧龍河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土橋河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黃落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土橋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巢縣
南直 > 廬州府 > 無為州 > 巢縣 > 焦湖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和尚灘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上土市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羅湖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英山縣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英山縣 > 河口巡司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霍山縣
南直 > 廬州府 > 六安州 > 霍山縣 > 六安衛
總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