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陝西 > 臨洮府 > 河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古西羌地。秦屬隴西郡。漢屬金城、隴西二郡。後漢屬隴西郡(漢末,為宋建所據,稱河首平漢王。曹操遣夏侯淵討平之。)晉惠帝永寧中,張軌奏置晉興郡(《晉志》:枹罕縣,張軌分屬晉興郡。《十六國春秋》:晉咸康元年,張軌分興晉郡屬河州。自是河州為興晉,非晉興也。)前秦苻堅始置河州(《晉志》:張駿分晉興、金城、武始、南安、永晉、大夏、武成、湟中等郡為河州。是河州,張駿所置。杜佑以為始於苻秦。《十六國春秋》:苻堅建元三年,克枹罕,以彭奚念為涼州刺史,鎮之。七年,以李辨為河州刺史,領興晉太守,鎮枹罕,徙涼州治金城。)後為西秦乞伏乾歸所據(乞伏氏置北河州,鎮枹罕。《十六國春秋》:乾歸太初二年,枹罕羌彭奚念來歸,以為北河州刺史。九年,奚念入朝,以翟瑥為興晉太守,鎮枹罕。熾磐永康元年,遷於枹罕。暮末永弘二年,焚城邑東走,故地皆入吐谷渾。)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置枹罕鎮,尋改為河州(宋元嘉二年,枹罕為吐谷渾所據。二十年,魏主燾伐吐谷渾,別將封敕文等取枹罕,置鎮於此。尋為河州治。)後周兼置枹罕郡。隋郡廢,仍曰河州。煬帝又改為枹罕郡。唐復曰河州(開元二十六年,置鎮西軍於城內。)天寶初,曰安鄉郡。乾元初,復為河州,尋沒於吐蕃。宋熙寧六年,收復,仍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西南百八十里。南至洮州衛三百十里,西至生番界七十里,西北至西寧衛二百五十里,東北至蘭州三百二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十六國前涼置,治所在枹罕縣 (今甘肅臨夏市西南)。西秦乞伏熾盤遷都於此。北魏初改置袍罕鎮,移治今臨夏市。太和十六年 (492) 復為河州。轄境相當今洮河、大夏河中下游流域,湟水下遊及桑園岥積石峽間黃河流域地。隋大業三年 (607) 改為袍罕郡。唐初復改為河州。天寶元年 (742) 改為安鄉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河州。寶應初入吐蕃。北宋熙寧六年 (1073) 復置河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 改為河州路。明洪武三年 (1370) 改置河州衛,五年 (1372) 升為河州府。景泰二年 (1451) 又改為河州,屬臨洮府。清改屬蘭州府。1913年降為導河縣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陝西 > 臨洮府 > 河州 > 茶馬司
陝西 > 臨洮府 > 河州 > 河州茶馬司
陝西 > 臨洮府 > 河州 > 歸德守禦千戶所
總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