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5
(7)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4 BD 95
大五碼 A6F3 
倉頡碼 人一弓口 
Matthews 2109 
漢語大字典 (一版)0130;(二版)163  
康熙字典 26 
Unicode U+4F55
GB2312 2646 
四角號碼 2122.0 
頻序 A/B 428  321 
頻次 A/B 6339  3701 
普通話 h  h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3/49
(部件樹)
其他: ,
甲骨
字例: 2/2
(部件樹)
其他:
簡帛文字
字例: 43/43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儋也。从人,可聲。【臣鉉等曰:儋何即負何也。借爲誰何之何,今俗別作擔荷,非是。】〔胡歌切〕 (163 / 161)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61 胡歌
304 胡可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象人的肩上扛着鋤頭或扁擔之形,本義為擔荷、負荷。
34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從◎,象人的肩上扛着鋤頭或扁擔之形,本義為擔荷、負荷。《說文》:「何,儋也。从人,可聲。」

  金文或不從◎而從「」,「」是「」的聲符。「」、「」上古皆為歌部字,聲母皆為牙音。後期金文不從「」而從「」,「」也是「」的聲符。

  甲金文用作人名。戰國竹簡用作疑問代詞,《上博楚竹書三.周易》簡23:「上九:何?天之[丘木](衢),鄉(亨)。」又通讀作「」,表示煩苛,《上博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簡7:「至亞(惡)何(苛),而上不時使。」表示人民最討厭煩苛的政令和勞役,而在上位者不在農閒時間役使百姓。

  此外,「」通讀作「」,《上博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4:「丌(其)甬(用)心也𨟻(將)可(何)女(如)?」

  「」本來表示負荷,後來「」被借用為姓氏和疑問代詞等,故以「」字來表示「」的本義。而「」本來是為荷花的「」而造的字。
388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5 p4
何必,如何,何況,何苦,何足掛齒,如何
p93 p252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p35
p253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從, 足掛齒, 噬臍及, 曾幾時, 無可奈 (5/247)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which; what
adv. why; where
瀏覽次數: 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