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10
(13)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90 AA
大五碼 B765 
倉頡碼 手戈中口 
Matthews 6118 
漢語大字典 (一版)1936;(二版)2050  
康熙字典 376 
Unicode U+642A
GB2312 4434 
四角號碼 5006.7 
頻序 A/B 2998  3696 
頻次 A/B 109  16 
普通話 tng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78 徒郎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衝撞、抵擋,又引申指敷衍、騙取等。
32 字

 詳解: 從「」,「」聲。「」表示衝撞、冒犯。如《玉篇.手部》:「搪,搪揬也。」如唐代韓愈〈送鄭尚書序〉:「機毒矢以待將吏,撞搪呼號以相和應。」《朱子文集.與周參政劄子二》:「觀此事勢,上下決不相應,熹性狷狹,進則有搪突之傷,退則迫切無憀,疾病侵加,恐徒死而無益。」

  「」也表示抵擋、阻擋。如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15回:「鬥不數合,小龍委實難搪,將身一幌,變作一條水蛇兒,鑽入草科中去了。」清代李漁《意中緣.露丑》:「命梅香做個護身牌,好把箭來搪。」

  「」表示敷衍、支吾。如元代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摺》:「憑着我甜話兒廝搪,更將些美情兒相向,哥哥也,你穩情取金殿鎖鴛鴦。」清代文慶等纂輯《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二十年九月乙巳至十月丙戌》:「外而斷絕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拏犯法,亦不能淨。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

  「」表示混取、騙取。如《水滸全傳》第22回:「小人不知前後因依,只因昨夜又尋宋江搪碗酒吃,被這閻婆叉小人出來。」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每日早間,問店小二討些湯洗了面,便出面;『長篇見宰相,短卷謁公卿』,搪得幾碗酒喫。喫得爛醉,直到昏黑,便歸客店安歇。」

  「」還表示塗抹。如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栽苗者當如是也,先以一指搪泥,然後二指嵌插置其中,則插根順而不逆。」魯迅《花邊文學.大雪紛飛》:「人們遇到要支持自己的主張的時候,有時會用一枝粉筆去搪對手的臉,想把他弄成丑角模樣。」
625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8 p64
搪塞,搪瓷,搪缸,搪飢,推搪
p252 p280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抵禦;敷衍;混騙;塗抹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2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敷衍塞, 塞了事, 敷衍 (3/3) 詳細資料
配搭點:
詞類 英文意義
v. perform one's duty negligently; keep out, ward off; spread over; evade, do sth. perfunctiorily
瀏覽次數: 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