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12
(15)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92 B2
大五碼 BCB3 
倉頡碼 手廿金人 
Matthews 5402 
漢語大字典 (一版)1956;(二版)2072  
康熙字典 385 
Unicode U+64B2
GB2312  
四角號碼 5203.4 
頻序 A/B 1896  1497 
頻次 A/B 475  349 
普通話 p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字例: 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挨也。从手,菐聲。〔蒲角切〕 (256 / 257)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52 普木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擊、打。
17 字

 詳解: 從「」,「」聲。本義是擊、打。《說文》:「撲,挨也。从手,菐聲。」如《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高誘注:「撲,擊也。」

  「」表示拍打。如唐代杜牧〈秋夕〉:「銀獨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北宋黄庭堅〈臨河道中〉:「屋頭撲棗爛盈㪷,嬉戲歡爭挽衣裳。」又表示拂拭、輕輕擦過。如唐代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

  「」表示向前猛衝、向下衝壓。如《水滸全傳》第23回:「武松見大虫 撲 來,只一閃,閃在大虫背後。」《西遊記》第12回:「只見那玉英宮主,正在花陰下,徐步綠苔而行,被鬼使撲個滿懷,推倒在地,活捉了他魂;卻將翠蓮的魂靈,推入玉英身內。」

  「」亦指煙或氣味等直衝人的感官。如唐代黃檗〈上堂開示頌〉:「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明代劉基〈賣柑者言〉:「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金文中舊有隸定為從「」從「」以及從「」從「」的字形,以往多讀為「」,劉釗根據郭店簡中讀為「」、「」、「」的字形,認為金文的字形當改釋讀為「」或「」,其說可從。
509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40 p65
撲打,撲粉,撲救,反撲
p312 p290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p312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朔迷離, 顛不破, 迷離朔, 餓虎食, 燈蛾火… (5/39)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v.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pounce, throw
瀏覽次數: 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