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 人 」 與 「 超 人 」 ─ ─ 莊 子 與 尼 采 哲 學 中 的 最 高 主 體 的 比 較

劉 桂 標

 

( 一 ) 前 言

  本 文 以 比 較 莊 子 和 尼 采 哲 學 中 的 最 高 主 體 或 即 理 想 人 格 為 主 題 。 我 以 為 , 將 莊 子 和 尼 采 兩 人 的 哲 學 作 出 比 較 是 很 有 意 義 的 。 因 為 雖 然 是 不 同 地 域 的 哲 學 思 想 , 但 是 它 們 有 卻 有 著 許 多 令 人 驚 奇 的 相 似 性 : 反 對 傳 統 文 化 的 主 流 思 想 、 強 調 主 體 方 面 的 自 由 、 側 重 非 分 析 的 哲 學 方 法 ( 重 視 象 徵 、 寓 言 這 等 表 現 方 法 ) 等 等 。 所 以 , 筆 者 希 望 透 過 仔 細 比 較 他 們 的 哲 學 ( 筆 者 只 討 論 他 們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 因 為 這 在 他 們 的 哲 學 體 系 中 , 有 著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 進 一 步 能 對 兩 家 的 思 想 有 更 清 楚 的 了 解 。

  在 原 典 文 獻 方 面 , 我 將 以 《 莊 子 》 的 內 七 篇 及 尼 采 的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如 是 說 》 ( 以 下 簡 稱 為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 為 主 , 因 為 前 者 一 般 被 認 為 是 莊 子 自 己 所 寫 , 真 正 能 代 表 莊 子 的 思 想 , 而 後 者 則 是 尼 采 哲 學 的 代 表 著 作 。 同 時 , 它 們 對 於 最 高 主 體 的 觀 念 ─ ─ 至 人 和 超 人 , 俱 有 詳 細 和 清 晰 的 討 論 。

( 二 ) 莊 子 的 「 至 人 」 與 尼 采 的 「 超 人 」 的 意 義

( 1) 「 至 人 」 的 意 義

  對 於 最 高 主 體 , 莊 子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稱 謂 ─ ─ 「 至 人 」 、 「 神 人 」 、 「 聖 人 」 及 「 真 人 」 等 。 而 在 《 莊 子 》 的 內 篇 裡 面 , 亦 有 許 多 對 於 此 最 高 主 體 的 論 述 和 描 寫 , 當 中 , 以 < 逍 遙 遊 > 最 為 重 要 。 在 < 逍 遙 遊 > 裡 , 最 直 接 說 明 此 最 高 主 體 的 意 義 為 : 「 至 人 無 己 , 神 人 無 功 , 聖 人 無 名 。 」 ( 1)

  這 裡 , 正 如 一 般 莊 子 學 者 所 言 , 至 人 、 神 人 及 聖 人 的 意 涵 相 同 , 都 指 莊 子 所 意 想 的 最 高 主 體 , 只 是 名 稱 不 同 。 ( 2) 至 於 「 無 己 , 無 功 , 無 名 」 的 意 義 , 表 面 上 有 不 同 的 意 義 : 「 無 己 」 指 不 受 物 質 軀 體 或 物 欲 所 限 制 , 「 無 功 」 指 不 受 功 業 所 限 制 , 而 「 無 名 」 則 指 不 受 名 譽 所 限 制 。 進 一 步 來 說 , 三 者 其 實 可 合 指 主 體 精 神 的 不 受 任 何 經 驗 事 物 所 限 制 , 在 這 個 意 義 下 , 我 們 可 用 「 無 待 」 一 詞 來 表 示 。 ( 3) 「 待 」 是 依 待 、 憑 藉 的 意 思 , 「 無 待 」 就 是 無 所 依 待 、 無 所 憑 藉 的 意 思 , 而 依 < 逍 遙 遊 > , 亦 即 指 主 體 在 精 神 上 完 全 不 受 限 制 , 絕 對 自 由 的 意 思 。

  在 < 逍 遙 遊 > 裡 , 莊 子 通 過 一 系 列 的 動 物 及 人 物 來 將 無 待 的 意 義 烘 托 出 來 : 鯤 鵬 、 蜩 與 學 鳩 、 斥 鴳 俱 有 待 於 風 , 而 宋 榮 子 有 待 於 功 業 , 列 子 亦 要 待 風 而 行 , 這 都 是 有 待 的 境 界 ; 至 於 藐 姑 射 山 的 神 人 , 才 是 真 正 的 無 待 。 莊 子 這 樣 描 述 神 人 :

  「 肌 膚 若 冰 雪 , 淖 約 若 處 子 。 不 食 五 榖 , 吸 風 飲 露 。 乘 雲 氣 , 御 飛 龍 , 而 遊 乎 四 海 之 外 。 其 神 凝 , 使 物 不 疵 癘 而 年 榖 熟 。 」 ( 4)

  又 說 : 「 之 人 也 , 之 德 也 , 將 旁 礡 萬 物 以 為 一 世 蘄 乎 亂 , 孰 弊 弊 焉 以 天 下 為 事 ! 之 人 也 , 物 莫 之 傷 , 大 浸 稽 天 而 不 溺 , 大 旱 金 石 流 土 山 焦 而 不 熱 。 是 其 塵 垢 秕 糠 , 將 猶 陶 鑄 堯 舜 者 也 , 孰 肯 以 物 為 事 ! 」 ( 5)

  上 面 這 兩 段 文 字 雖 然 將 神 人 描 寫 成 完 全 不 受 經 驗 事 物 的 限 制 , 充 滿 了 神 話 的 色 彩 , 但 當 中 亦 可 顯 出 這 是 主 體 上 的 絕 對 自 由 的 象 徵 。 據 此 , 我 們 可 知 莊 子 的 最 高 主 體 ─ ─ 至 人 , 其 最 重 要 的 特 徵 是 具 有 主 體 的 自 由 。

( 2) 「 超 人 」 的 意 義

  看 過 了 莊 子 所 講 的 「 至 人 」 的 意 義 後 , 我 們 進 而 再 看 尼 采 所 講 的 「 超 人 」 的 意 義 。 它 的 德 文 為 ubermensch, 英 文 譯 為 superman或 overman。 在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的 序 白 中 , 已 清 楚 地 講 出 了 「 超 人 」 的 意 義 。 依 我 看 , 這 裡 「 超 人 」 的 主 要 意 義 有 正 反 兩 方 面 。

  「 超 人 」 的 反 面 的 意 義 , 就 是 「 大 地 」 ( earth) 的 意 義 。 尼 采 說 :

  「 看 , 我 現 在 教 你 們 如 何 做 個 超 人 ! 超 人 便 是 大 地 的 意 思 。 就 讓 你 們 的 意 志 說 : 超 人 必 定 是 代 表 大 地 的 意 思 吧 ! 」 ( 6)

  我 們 說 「 大 地 」 是 「 超 人 」 的 反 面 意 義 , 因 為 尼 采 說 此 義 時 目 的 是 針 對 傳 統 基 督 教 的 思 想 , 特 別 是 關 於 天 國 的 思 想 及 唯 靈 論 的 思 想 。 基 督 教 以 為 , 最 高 主 體 的 成 就 必 須 在 來 世 ( 天 國 ) , 因 為 現 世 是 不 完 滿 的 ; 而 且 , 成 就 理 想 的 人 格 只 能 靠 人 的 精 神 而 不 能 靠 人 的 肉 體 , 因 為 後 者 是 人 的 不 完 滿 ( 罪 惡 ) 的 根 源 。 尼 采 非 常 不 滿 這 些 說 法 。 他 以 為 , 來 世 ( 天 國 ) 根 本 不 可 為 們 所 認 知 ( 證 明 ) , 它 的 產 生 只 由 於 基 督 徒 無 法 解 決 現 實 世 間 的 人 生 問 題 , 故 虛 構 來 世 來 逃 避 。 至 於 唯 靈 論 觀 點 , 他 亦 以 為 是 不 妥 當 的 , 因 為 肉 體 與 靈 魂 同 是 主 體 的 兩 個 不 可 分 割 的 要 素 , 所 以 , 單 單 追 求 精 神 上 的 完 滿 是 不 切 實 際 的 。 所 以 , 在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一 書 中 , 到 處 可 見 他 到 這 兩 種 說 法 的 批 評 , 而 且 , 在 卷 一 裡 , 他 更 以 「 遁 世 者 」 及 「 肉 體 的 輕 蔑 者 」 兩 節 分 別 對 它 們 加 以 全 面 的 反 駁 。 所 以 , 他 所 謂 「 大 地 」 的 意 義 , 其 實 也 就 是 要 重 視 現 世 和 重 視 肉 體 的 意 義 。 在 「 遁 世 者 」 一 節 中 , 他 將 「 大 地 」 這 兩 種 意 義 清 楚 地 說 了 出 來 。 他 說 :

  「 我 的 『 自 我 』 教 給 我 一 種 新 的 高 傲 , 而 我 又 把 它 教 給 人 類 : 不 要 再 將 頭 埋 在 虛 無 飄 渺 的 沙 堆 〔 案 : 指 天 國 〕 裡 ; 反 之 , 還 是 逍 遙 自 在 地 頂 著 那 個 能 賦 予 大 地 意 義 的 現 實 之 頭 吧 ! 」

  又 說 : 「 健 康 、 完 美 而 端 正 的 肉 體 , 正 以 這 種 更 誠 摯 與 更 純 潔 的 口 吻 , 聽 說 著 大 地 的 意 義 呢 。 」 ( 7)

  由 此 可 見 , 尼 采 講 「 超 人 」 , 是 針 對 基 督 教 的 最 高 主 體 而 發 的 。 所 以 , 在 《 瞧 ! 這 個 人 》 一 書 中 , 尼 采 明 言 他 的 「 超 人 」 是 與 基 督 教 的 理 想 人 格 對 立 的 , 他 說 :

  「 『 超 人 』 這 個 字 是 賦 有 很 深 刻 的 意 義 的 , 它 是 指 某 一 類 型 的 人 , 這 種 人 的 出 現 將 是 一 件 最 大 的 幸 事 , 這 種 人 與 『 現 代 』 人 、 『 善 良 』 人 、 基 督 徒 和 其 他 虛 無 主 義 者 相 反 。 」 ( 8)

  不 過 , 尼 采 講 「 超 人 」 不 單 著 重 破 的 一 面 , 而 且 , 亦 著 重 立 的 一 面 。 在 這 方 面 , 「 超 人 」 的 正 面 的 意 義 是 「 超 越 」 ( overcoming) 。 尼 采 借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之 口 說 :

  「 我 來 教 你 們 做 超 人 。 人 是 應 當 被 超 越 的 , 你 們 有 否 努 力 過 要 去 超 越 人 類 自 身 呢 ? 」 ( 9)

  又 說 : 「 人 類 是 一 條 繫 在 動 物 與 超 人 之 間 的 繩 索 ─ ─ 一 條 高 懸 於 深 淵 的 繩 索 。 要 從 一 端 越 過 另 一 端 是 危 險 的 、 行 走 於 其 間 是 危 險 的 、 回 頭 觀 望 是 危 險 的 、 顫 慄 或 躊 躇 不 前 都 是 危 險 的 。 人 類 之 所 以 偉 大 , 正 在 於 他 是 一 座 橋 樑 而 非 目 的 ; 人 類 之 所 以 可 愛 , 正 在 於 他 是 一 個 跨 越 的 過 程 與 完 成 。 」 ( 10)

  依 此 , 因 為 人 類 是 處 於 超 人 和 動 物 之 間 的 存 在 , 所 以 , 人 類 要 成 為 超 人 , 便 要 不 斷 自 我 超 越 。 人 類 怎 樣 能 夠 自 我 超 越 ? 尼 采 以 為 , 當 中 最 重 要 的 , 是 透 過 自 我 創 造 價 值 或 即 評 估 價 值 的 活 動 。 因 為 , 價 值 的 創 造 活 動 是 人 類 得 以 生 存 的 最 基 本 活 動 , 而 價 值 是 相 對 的 ( 相 對 於 不 同 的 人 , 不 同 的 民 族 ) , 所 以 , 每 個 人 都 必 須 依 自 己 的 需 要 而 不 斷 創 造 適 合 自 己 的 價 值 。 在 卷 一 的 「 一 千 零 一 個 目 的 」 一 節 中 , 尼 采 將 價 值 評 估 的 意 思 說 得 很 清 楚 , 他 說 :

  其 實 善 與 惡 都 是 由 人 類 自 己 造 成 的 , 善 惡 既 非 得 之 於 外 界 , 也 不 是 找 到 的 , 更 不 是 從 天 而 降 的 。

  人 類 為 求 自 信 而 賦 予 萬 物 價 值 ─ ─ 他 祗 是 為 萬 物 創 造 一 個 屬 於 人 類 的 意 義 而 已 ! 因 此 , 他 自 稱 為 「 人 」 , 意 即 價 值 的 評 估 者 。

  評 估 價 值 便 是 創 造 , 你 們 這 些 創 造 者 聽 著 ! 價 值 的 評 本 身 便 是 一 切 被 評 估 之 物 中 的 奇 珍 異 寶 。

  唯 有 先 評 估 價 值 , 然 後 才 有 價 值 可 言 。 未 曾 經 過 價 值 評 估 的 存 在 之 核 , 不 過 是 個 空 殼 罷 了 。 你 們 這 些 創 造 者 要 切 記 !

  變 換 價 值 ─ ─ 意 即 創 造 者 的 變 換 。 創 造 者 必 須 不 斷 地 破 壞 。 ( 11)

  總 而 言 之 , 超 人 的 最 重 要 特 徵 , 是 自 我 的 超 越 , 亦 即 價 值 的 自 我 創 造 和 評 估 , 而 依 一 般 的 了 解 , 這 也 屬 於 一 種 主 體 的 自 由 。

( 三 ) 至 人 與 超 人 的 相 同 之 處

  分 別 看 過 「 至 人 」 與 「 超 人 」 的 意 義 後 , 我 們 可 進 而 比 較 兩 者 的 異 同 。 我 們 先 說 兩 者 的 相 同 之 處 。

( 1) 與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主 流 中 所 講 的 最 高 主 體 不 同

  無 論 莊 子 所 講 的 至 人 還 是 尼 采 所 講 的 超 人 , 他 們 都 與 中 西 文 化 的 主 流 思 想 ─ ─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的 思 想 中 所 講 的 最 高 主 體 不 同 , 而 後 二 者 都 可 稱 為 道 德 主 體 ( 主 要 屬 於 道 德 意 義 的 理 想 人 格 ) 。

  儒 家 雖 然 是 中 國 文 化 的 主 流 ( 12) , 然 而 , 莊 子 對 於 儒 家 思 想 卻 有 一 定 的 不 滿 。 在 < 齊 物 論 > 裡 , 他 批 評 儒 、 墨 二 家 俱 不 見 道 , 因 為 二 家 都 看 不 到 價 值 之 相 對 性 。 他 說 : 「 道 隱 於 小 成 , 言 隱 於 榮 華 。 故 有 儒 墨 之 是 非 , 以 是 其 所 非 而 非 其 所 是 。 欲 是 其 所 非 而 非 其 所 是 , 則 莫 若 以 明 。 」 ( 13) 另 外 , 他 又 借 王 倪 之 口 批 評 儒 家 的 具 絕 對 價 值 意 義 的 「 仁 義 」 觀 念 : 「 自 我 觀 之 , 仁 義 之 端 , 是 非 之 塗 , 樊 然 殽 亂 , 吾 惡 能 知 其 辯 ! 」 ( 14) 儒 家 主 張 人 必 須 為 善 去 惡 , 但 莊 子 既 以 為 善 惡 是 相 對 的 , 所 以 , 做 人 應 超 越 善 惡 的 限 制 , 將 自 己 真 實 的 本 性 完 全 表 現 出 來 才 是 最 有 價 值 的 事 性 。 因 此 , 他 在 < 養 生 主 > 中 說 :

  「 為 善 無 近 名 , 為 惡 無 近 刑 。 緣 督 以 為 經 , 可 以 保 身 , 可 以 全 生 , 可 以 養 親 , 可 以 盡 年 。 」 ( 15)

  在 < 大 宗 師 > 中 則 說 :

  「 吾 師 乎 ! 吾 師 乎 ! 萬 物 而 不 為 義 , 澤 及 萬 世 而 不 為 仁 , 長 於 上 古 而 不 為 老 , 覆 載 天 地 刻 雕 眾 形 而 不 為 巧 。 此 所 遊 已 。 」 ( 16)

  由 於 對 儒 家 思 想 的 不 滿 , 莊 子 對 於 其 代 表 人 物 亦 頗 有 微 詞 。 在 < 大 宗 師 > 裡 , 莊 子 借 許 由 之 口 批 評 堯 帝 , 將 人 為 的 價 值 標 準 ( 善 惡 是 非 ) 強 加 諸 人 之 身 上 , 令 人 不 能 將 其 真 實 的 本 性 表 現 出 來 。 他 說 :

  「 夫 堯 既 已 黥 汝 〔 案 : 指 意 而 子 〕 以 仁 義 , 而 劓 汝 以 是 非 矣 , 汝 將 何 以 遊 夫 遙 蕩 恣 睢 轉 徙 之 塗 乎 ? 」 ( 17)

  還 有 , 莊 子 雖 然 不 時 假 託 孔 子 之 口 去 講 道 家 的 思 想 , 但 亦 於 一 些 地 方 表 示 孔 子 的 境 界 不 及 道 家 的 人 物 。 在 < 德 充 符 > 中 , 他 寫 孔 子 的 自 道 :

  「 夫 子 ( 指 王 駘 , 是 一 道 家 的 理 想 人 物 ) , 聖 人 也 , 丘 也 直 後 而 未 往 耳 。 丘 將 以 為 師 , 而 況 不 若 丘 者 乎 ! 奚 假 魯 國 ! 丘 將 引 天 下 而 與 從 之 。 」 ( 18)

  而 且 , 他 更 藉 著 無 趾 與 老 聃 ( 俱 是 道 家 人 物 ) 的 對 話 貶 抑 孔 子 :

  「 無 趾 語 老 聃 曰 : 『 孔 丘 之 於 至 人 , 其 未 邪 ? 彼 何 賓 賓 以 學 子 為 ? 彼 且 蘄 以 諔 詭 幻 怪 之 名 聞 , 不 知 至 人 之 以 是 為 己 桎 梏 邪 ? 』 老 聃 曰 : 『 胡 不 直 使 彼 以 死 生 為 一 條 , 以 可 不 可 為 貫 者 , 解 其 桎 梏 , 其 可 乎 ? 』 無 趾 曰 : 『 天 刑 之 , 安 可 解 ! 』 」 ( 19)

  這 裡 , 他 不 單 說 孔 子 未 及 至 人 , 甚 至 因 其 資 質 所 限 , 根 本 就 無 法 了 解 至 人 的 境 界 。

  至 於 尼 采 方 面 , 如 前 所 言 , 他 的 「 超 人 」 的 反 面 意 義 ─ ─ 「 大 地 」 , 正 與 基 督 教 的 天 國 思 想 和 唯 靈 論 思 想 相 反 , 而 其 所 代 表 的 最 高 主 體 亦 與 基 督 徒 相 對 立 , 於 此 , 可 清 楚 見 到 其 與 傳 統 思 想 的 分 歧 。 其 實 , 尼 采 反 對 基 督 教 思 想 不 限 於 天 國 思 想 和 唯 靈 論 思 想 , 在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一 書 中 , 除 了 前 述 的 「 遁 世 者 」 及 「 肉 體 的 輕 蔑 者 」 二 節 外 , 有 許 多 章 節 都 是 以 反 對 基 督 教 思 想 為 主 題 的 。 譬 如 說 , 卷 一 的 「 喜 悅 與 熱 情 」 批 評 基 督 教 的 唯 理 論 ( 重 視 理 性 而 輕 視 情 感 的 思 想 ) , 「 睦 鄰 」 批 評 其 愛 憐 人 的 思 想 , 「 蛇 噬 」 則 批 評 其 愛 仇 敵 的 思 想 ; 卷 二 的 「 同 情 者 」 反 駁 基 督 教 的 憐 憫 的 思 想 , 「 毒 蜘 蛛 」 反 駁 其 排 斥 異 己 的 思 想 ; 卷 三 的 「 萎 縮 的 道 德 」 更 直 斥 基 督 教 為 偽 善 的 。 ( 關 於 尼 采 批 評 這 些 思 想 之 理 由 , 下 文 會 有 較 詳 細 的 闡 釋 , 這 裡 暫 時 從 略 。 )

  由 於 尼 采 對 於 基 督 教 思 想 的 強 烈 不 滿 , 所 以 , 他 對 於 基 督 教 的 理 想 人 物 , 無 論 是 他 所 稱 的 智 者 、 遁 世 者 、 肉 體 的 輕 蔑 者 、 死 亡 的 說 教 者 、 同 情 者 、 傳 教 士 及 有 德 者 等 , 都 予 以 無 情 的 批 判 , 甚 至 咒 罵 他 們 為 「 毒 蠅 」 ( 「 市 場 之 蠅 」 ) 、 「 蛇 」 ( 「 蛇 噬 」 ) 、 「 毒 蛛 蜘 」 ( 「 毒 蛛 蜘 」 ) 及 「 精 神 的 腐 蝕 者 」 ( 「 死 亡 的 說 教 者 」 ) 等 。 甚 至 , 在 「 死 亡 的 說 教 者 」 一 節 中 , 尼 采 更 詛 咒 他 們 早 死 :

  「 到 處 都 是 死 亡 之 說 教 者 的 喧 嘩 聲 , 而 世 界 也 充 滿 了 那 些 應 當 被 勸 說 去 死 的 人 。 或 者 , 勸 那 些 人 去 尋 求 『 永 生 』 , 這 對 我 來 說 也 是 一 樣 的 ─ ─ 只 要 他 們 快 點 離 開 這 個 世 間 ! 」 ( 20)

( 2) 側 重 藝 術 方 面 的 自 由

  如 前 所 言 , 莊 子 與 尼 采 所 講 的 最 高 主 體 的 主 要 特 徵 , 是 具 有 主 體 的 自 由 。 一 般 來 說 , 這 方 面 的 自 由 可 區 分 為 兩 種 : 道 德 領 域 上 的 自 由 ( 可 稱 為 道 德 的 自 由 ) 及 藝 術 領 域 上 的 自 由 ( 可 稱 為 美 的 自 由 ) 。 而 依 我 的 看 法 , 相 對 於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的 主 流 思 想 ─ ─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來 看 , 莊 子 和 尼 采 所 講 的 自 由 都 側 重 於 藝 術 方 面 的 自 由 ( 前 二 者 相 對 而 言 可 說 側 重 在 道 德 方 面 的 自 由 ) 。

  雖 然 , 莊 子 經 常 談 到 人 要 成 就 道 與 德 這 些 價 值 ( 21) , 而 尼 采 亦 經 常 說 及 價 值 的 轉 換 、 重 估 和 創 造 , 然 而 , 觀 乎 他 們 所 講 的 價 值 的 內 容 , 往 往 是 超 仁 義 的 、 超 善 惡 的 。 所 以 , 相 對 於 儒 家 及 基 督 教 而 言 , 它 們 指 的 主 要 還 是 超 道 德 意 義 的 價 值 ( 依 我 看 , 亦 即 是 藝 術 的 或 近 乎 藝 術 的 價 值 ) , 而 與 此 有 關 的 自 由 亦 主 要 是 超 道 德 的 自 由 ( 依 我 看 , 亦 即 是 美 的 自 由 ) 。

  最 足 以 說 明 莊 子 、 尼 采 所 講 的 自 由 主 要 是 藝 術 意 義 的 自 由 的 , 是 前 者 的 「 遊 」 的 觀 念 及 後 者 的 「 舞 」 ( dancing) 的 觀 念 。 它 們 都 是 莊 、 尼 哲 學 中 重 要 的 觀 念 , 而 且 都 是 用 來 描 述 最 高 主 體 的 自 由 的 狀 態 的 。 ( 22)

  先 說 莊 子 的 「 遊 」 的 觀 念 。 < 逍 遙 遊 > 是 《 莊 子 》 內 篇 的 首 篇 , 一 般 學 者 都 將 它 視 為 莊 子 哲 學 的 總 綱 領 , 而 莊 子 以 「 遊 」 名 此 篇 , 可 見 其 為 十 分 重 要 的 觀 念 。 另 外 , 單 以 內 篇 來 說 , 「 遊 」 此 一 觀 念 就 出 現 了 三 十 次 ( 23) , 其 要 者 有 「 遊 無 窮 」 、 「 遊 乎 四 海 之 外 」 、 「 遊 乎 塵 垢 之 外 」 、 「 遊 刃 必 有 餘 地 」 、 「 乘 物 遊 心 」 、 「 遊 心 乎 德 之 和 」 、 「 遊 於 形 骸 之 內 」 、 「 遊 乎 天 地 之 一 氣 」 及 「 遊 於 無 有 者 」 等 語 。 由 此 看 來 , 它 在 莊 子 哲 學 中 實 在 有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在 古 代 漢 語 裡 , 「 遊 」 與 「 游 」 相 通 , 有 遊 覽 、 遊 蕩 、 遊 戲 及 放 縱 等 意 義 ( 24) 。 而 在 《 莊 子 》 裡 , 此 詞 明 顯 有 與 藝 術 活 動 相 近 的 意 義 。 這 方 面 的 意 義 , 其 實 在 它 之 前 的 《 論 語 》 已 出 現 。 孔 子 便 曾 說 過 : 「 志 於 道 , 據 於 德 , 依 於 仁 , 遊 於 藝 。 」 ( < 述 而 篇 > ) 那 裡 , 「 藝 」 指 六 藝 , 即 禮 、 樂 、 射 、 御 、 書 、 數 , 可 說 是 一 些 廣 義 的 藝 術 活 動 。 而 在 《 莊 子 》 裡 , 由 於 他 所 講 的 「 遊 」 是 一 種 無 目 的 的 、 不 關 涉 利 害 關 係 的 活 動 , 這 與 西 方 美 學 中 的 遊 戲 說 觀 點 下 的 藝 術 創 作 的 意 義 相 近 , 其 具 藝 術 的 意 義 亦 明 顯 不 過 。 最 能 反 映 這 種 意 義 的 , 是 < 養 生 主 > 中 講 述 「 庖 丁 解 牛 」 的 故 事 時 , 對 庖 丁 「 遊 刃 有 餘 」 的 境 界 的 描 寫 :

  「 手 之 所 觸 , 肩 之 所 倚 , 足 之 所 履 , 膝 之 所 踦 , 砉 然 嚮 然 , 奏 刀 騞 然 , 莫 不 中 音 。 合 於 桑 林 之 舞 , 乃 中 經 首 之 會 。 」 ( 25)

  那 裡 , 將 樂 與 舞 的 描 寫 配 合 得 優 美 動 人 , 天 衣 無 縫 , 構 成 了 生 動 美 妙 的 藝 術 畫 面 。

  再 說 尼 采 的 「 舞 」 的 觀 念 。 一 方 面 , 尼 采 亦 有 以 「 舞 」 來 命 名 章 節 , 如 卷 二 的 「 舞 曲 」 和 卷 三 的 「 第 二 支 舞 曲 」 。 另 一 方 面 , 他 亦 有 不 少 時 候 以 舞 蹈 來 象 徵 超 人 的 自 由 的 境 界 。 譬 如 說 , 他 在 序 白 中 便 將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描 述 為 「 正 如 一 個 舞 者 般 地 踴 躍 地 前 行 」 ( 26) 。 在 「 墓 之 頌 」 中 , 他 更 說 :

  「 惟 有 在 舞 蹈 中 , 我 才 知 道 如 何 來 形 容 那 至 高 無 上 的 一 切 ─ ─ 不 過 , 這 種 形 容 此 刻 還 無 法 以 我 的 四 肢 來 表 達 。 」 ( 27)

  在 主 要 描 述 超 人 的 境 界 的 「 高 等 的 人 」 一 節 裡 , 尼 采 甚 至 在 結 尾 的 最 後 四 節 中 , 都 用 舞 蹈 這 種 象 徵 來 描 寫 超 人 的 自 由 的 狀 態 。 我 們 且 看 第 十 七 節 中 的 四 段 :

  從 一 個 人 的 步 法 可 以 看 出 他 是 否 已 經 走 上 自 己 的 路 ─ ─ 看 看 我 怎 麼 走 的 吧 ! 不 過 , 接 近 目 的 人 多 半 會 飛 舞 。

  真 的 , 我 並 沒 有 變 成 一 座 雕 像 , 也 不 像 一 根 柱 子 似 地 呆 板 地 立 在 原 處 不 動 。 我 愛 奔 馳 。

  雖 然 大 地 到 處 是 沼 澤 和 荊 棘 , 然 而 誰 若 有 雙 輕 盈 的 腳 , 則 依 舊 可 以 舞 過 濘 地 , 有 如 在 潔 淨 的 冰 上 一 般 。

  兄 弟 們 , 要 不 斷 提 升 你 們 的 心 靈 ! 同 時 別 忘 了 腳 ! 你 們 這 些 優 秀 的 舞 者 , 將 腳 舉 高 , 最 好 是 能 站 立 於 自 己 的 頭 上 ! ( 28)

( 四 ) 至 人 與 超 人 的 相 異 之 處

  雖 然 莊 子 與 尼 采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在 大 方 向 上 頗 為 相 似 , 然 而 , 他 們 畢 究 處 身 在 不 同 的 時 代 和 文 化 背 景 , 因 此 , 他 們 的 說 法 亦 有 一 些 分 歧 之 處 。

( 1) 對 傳 統 主 流 文 化 中 的 最 高 主 體 有 不 同 的 態 度

  我 們 說 過 , 尼 采 與 莊 子 和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的 主 流 ─ ─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的 思 想 頗 為 不 同 , 所 以 , 他 們 所 標 榜 的 最 高 的 主 體 , 也 和 基 督 教 和 儒 家 所 嚮 往 的 理 想 人 格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 不 過 , 由 於 他 們 的 哲 學 觀 點 及 處 身 的 文 化 背 景 不 同 , 當 中 亦 有 一 定 的 分 歧 。

  在 尼 采 方 面 , 由 於 他 的 思 想 充 滿 戰 鬥 的 精 神 ( 卷 一 的 「 戰 爭 與 戰 士 」 最 能 表 現 出 來 這 種 特 徵 ) , 而 他 的 哲 學 以 破 斥 基 督 教 為 出 發 點 , 因 此 , 他 對 傳 統 文 化 主 流 抱 持 激 烈 的 反 對 態 度 , 他 的 超 人 是 與 基 督 教 的 最 高 主 體 「 正 相 反 對 的 人 」 ( 前 引 《 瞧 這 個 人 》 語 ) 。 是 故 , 我 們 經 常 看 到 尼 采 走 到 基 督 徒 的 對 立 面 去 。 基 督 徒 貶 抑 熱 情 , 但 尼 采 卻 說 :

  「 你 將 最 高 的 目 的 灌 注 於 這 些 熱 情 的 深 處 , 於 是 它 們 都 變 成 了 你 的 美 德 和 歡 樂 。 」 ( 29)

  基 督 徒 主 張 愛 鄰 人 , 但 尼 采 卻 說 :

  「 對 鄰 人 示 好 , 便 是 有 違 你 們 的 自 愛 。 你 們 與 鄰 人 交 往 以 逃 避 自 己 , 並 且 想 起 把 愛 鄰 當 作 一 種 美 德 , 但 是 我 看 穿 了 你 們 這 種 『 無 我 』 的 行 為 。 『 你 』 尊 於 『 我 』 , 是 『 你 』 被 神 化 , 而 『 我 』 則 沒 有 ─ ─ 因 此 你 們 會 忙 著 與 鄰 人 交 好 。 我 勸 你 們 愛 鄰 嗎 ? 那 我 不 如 勸 你 們 逃 避 鄰 人 而 去 愛 遠 處 的 人 還 好 一 點 。 」 ( 30)

  基 督 徒 說 愛 仇 敵 , 但 尼 采 卻 說 :

  「 然 而 , 倘 若 你 們 有 仇 敵 的 話 , 千 萬 不 要 以 德 報 怨 , 因 為 這 樣 會 使 他 感 到 恥 辱 的 。 相 反 的 , 你 們 要 證 明 給 他 知 道 : 他 做 了 件 對 你 們 有 益 的 事 。 與 其 羞 辱 任 何 一 固 人 , 還 不 如 怒 斥 他 ! 而 當 你 們 受 到 詛 咒 時 , 我 會 因 你 們 不 求 別 人 的 祝 福 而 感 到 十 分 高 興 。 你 們 也 不 妨 施 些 詛 咒 吧 ! 」 ( 31)

  基 督 徒 以 為 憐 憫 是 一 德 行 , 但 尼 采 卻 說 :

  「 唉 , 世 界 上 還 有 什 麼 地 方 有 比 憐 憫 更 癡 愚 的 事 呢 ? 同 時 , 還 有 誰 會 做 出 比 同 情 者 的 愚 行 更 令 人 痛 心 的 事 呢 ? 充 滿 愛 心 者 若 是 不 能 超 越 他 的 憐 憫 之 情 , 則 將 是 一 件 十 分 可 悲 的 事 ! 」 ( 32)

  與 尼 采 不 同 , 莊 子 的 思 想 重 和 諧 ( 這 點 最 能 夠 見 之 於 他 的 與 儒 家 相 近 的 「 天 人 合 一 」 的 思 想 , 這 種 思 想 在 < 大 宗 師 > 裡 最 清 楚 表 現 出 來 ) , 而 且 , 他 是 以 超 越 儒 學 為 其 哲 學 的 起 點 , 因 此 , 他 對 儒 家 思 想 沒 有 採 取 完 全 對 立 的 態 度 。 同 時 , 他 對 儒 家 的 最 高 體 ─ ─ 聖 人 , 也 沒 有 完 全 排 斥 。 所 以 , 在 《 莊 子 》 裡 , 他 亦 承 儒 家 的 說 法 稱 其 最 高 主 體 為 聖 人 。 而 且 , 他 往 往 借 孔 子 及 其 弟 子 顏 淵 之 口 講 道 家 的 觀 念 及 主 張 , 如 < 人 間 世 > 的 「 心 齋 」 、 < 德 充 符 > 的 「 守 宗 」 、 「 遊 心 」 及 「 才 全 而 德 不 形 」 、 < 大 宗 師 > 的 「 坐 忘 」 等 。 《 莊 子 》 內 篇 中 提 到 儒 家 的 聖 人 時 , 雖 有 時 對 他 們 表 示 出 不 滿 , 甚 至 說 他 們 未 到 最 高 的 境 界 ( 前 引 < 德 充 符 > 借 無 趾 之 口 說 孔 子 未 到 至 人 境 界 是 最 好 的 例 子 ) , 然 而 , 莊 子 從 來 沒 有 將 儒 家 聖 人 視 為 異 端 而 猛 烈 攻 擊 。

  人 們 可 能 以 《 莊 子 》 的 外 、 雜 篇 的 一 些 文 字 來 反 對 筆 者 上 面 的 說 法 。 不 錯 , 那 裡 有 不 少 地 方 對 儒 家 聖 人 作 出 惡 意 的 攻 擊 。 譬 如 , < 胠 篋 > 中 說 :

  「 聖 人 已 死 , 則 大 盜 不 起 , 天 下 平 而 無 故 矣 。 聖 人 不 死 , 大 盜 不 止 。 雖 重 聖 人 而 治 天 下 , 則 是 重 利 盜 跖 也 。 」 ( 33)

  又 譬 如 < 盜 跖 > 中 亦 借 盜 跖 之 口 大 罵 孔 子 :

  「 爾 〔 案 : 指 孔 子 〕 作 言 造 語 , 妄 稱 文 武 , 冠 枝 木 之 冠 , 帶 死 牛 之 脅 , 多 辭 繆 說 , 不 耕 而 食 , 不 織 而 衣 , 搖 脣 鼓 舌 , 擅 生 是 非 , 以 迷 天 下 之 主 , 使 天 下 學 士 不 反 其 本 , 妄 作 孝 弟 而 徼 倖 於 封 侯 富 貴 者 也 。 子 之 罪 大 極 重 . . . . 。 」 ( 34)

  然 而 , 我 們 要 知 道 , 《 莊 子 》 外 、 雜 篇 , 正 如 不 少 莊 學 專 家 指 出 , 絕 大 部 分 都 並 非 莊 子 所 著 , 而 是 出 於 後 人 之 手 , 故 不 能 真 正 代 表 莊 子 本 人 的 思 想 。 甚 至 有 學 者 以 當 中 一 些 篇 章 裡 帶 有 強 烈 攻 擊 儒 家 聖 人 的 文 字 判 定 它 們 出 於 後 人 的 偽 作 。 如 宋 代 學 者 蘇 軾 便 曾 說 :

  「 余 以 為 莊 子 蓋 助 孔 子 者 . . . . 故 莊 子 之 言 皆 實 予 而 文 不 予 , 陽 擠 而 陰 助 之 , 其 正 言 蓋 無 幾 , 至 於 詆 訾 孔 子 , 未 嘗 不 微 見 其 意 。 其 論 天 下 道 術 , 自 墨 翟 、 禽 滑 釐 、 彭 蒙 、 慎 到 、 田 駢 、 關 尹 、 老 聃 之 徒 , 以 至 於 其 身 , 皆 以 為 一 家 , 而 孔 子 不 與 , 其 尊 之 也 至 矣 。 然 余 嘗 疑 盜 跖 漁 父 , 則 著 真 詆 孔 子 者 。 」 ( 35)

  當 然 , 蘇 氏 單 以 這 些 篇 章 詆 訾 孔 子 而 疑 其 為 偽 作 , 這 種 理 據 略 嫌 單 薄 , 但 當 中 可 見 他 亦 能 清 楚 看 出 一 般 被 學 者 認 定 為 莊 子 自 著 的 內 篇 中 對 孔 子 的 態 度 與 這 些 篇 章 的 態 度 是 大 相 逕 庭 的 ─ ─ 前 者 對 孔 子 保 持 相 當 的 尊 敬 , 但 後 者 卻 對 他 大 加 貶 抑 。

( 2) 側 重 入 世 的 自 由 與 側 重 出 世 的 自 由

  尼 采 與 莊 子 雖 然 都 著 重 從 藝 術 的 自 由 的 角 度 來 描 述 最 高 的 主 體 , 然 而 , 他 們 所 講 的 自 由 亦 有 不 同 之 處 。 依 我 看 , 相 對 而 言 , 尼 采 所 講 的 自 由 主 要 是 一 種 世 間 的 自 由 , 這 與 莊 子 所 講 的 自 由 , 較 著 重 出 世 間 的 意 義 有 所 不 同 。

  如 前 所 言 , 尼 采 講 「 超 人 」 是 「 大 地 」 的 意 義 時 , 其 中 的 一 種 意 思 是 反 對 基 督 教 的 天 國 的 思 想 , 這 是 一 種 出 世 的 思 想 。 因 此 , 尼 采 自 己 可 說 是 相 反 地 主 張 入 世 的 思 想 。 在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一 書 中 , 最 能 正 面 地 反 映 這 種 思 想 的 , 是 其 在 序 白 中 所 說 的 down going( 中 譯 為 「 下 山 」 或 「 降 臨 」 ) 一 觀 念 。 尼 采 在 那 裡 借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之 口 說 :

  「 看 呵 ! 有 如 集 蜜 太 多 的 蜂 兒 , 我 已 厭 倦 自 己 的 智 慧 , 我 需 要 領 取 這 智 慧 的 眾 手 。 我 樂 於 奉 獻 與 佈 施 我 的 智 慧 , 直 到 智 者 再 度 因 自 己 的 瘋 狂 而 喜 悅 , 貧 者 再 度 因 自 己 的 財 富 而 快 樂 。 因 此 我 當 降 落 至 最 深 處 , 猶 如 在 夜 間 , 你 行 至 海 的 背 面 , 將 光 明 散 播 給 地 底 的 另 一 個 世 界 。 呵 , 你 這 恩 澤 無 量 的 星 辰 ! 我 要 如 你 一 般 地 『 下 山 』 ─ ─ 我 將 前 往 的 世 間 便 是 如 此 稱 謂 這 事 。 」 ( 36)

  驟 眼 看 來 , 這 種 說 法 很 有 大 乘 佛 教 的 「 普 渡 眾 生 」 的 入 世 精 神 的 味 道 。 顯 然 , 「 下 山 」 一 詞 並 非 只 是 一 般 描 述 事 實 的 語 辭 , 它 還 有 很 深 刻 的 象 徵 意 義 , 指 對 於 現 實 世 界 的 肯 定 。 尼 采 專 家 拉 赫 ( Reinhardt) 說 得 好 :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的 『 下 山 』 , 意 指 什 麼 呢 ? 那 是 意 指 經 由 虛 無 主 義 的 否 定 之 極 端 形 式 而 產 生 喜 悅 歡 暢 的 肯 定 ; 經 不 妥 協 的 懷 疑 主 義 的 否 定 而 導 致 全 部 的 肯 定 。 」 ( 37)

  至 於 莊 子 , 相 對 於 尼 采 而 言 , 他 的 哲 學 的 出 世 意 味 較 重 。 < 人 間 世 > 最 能 夠 寫 出 莊 子 這 種 有 濃 厚 出 世 意 味 的 思 想 。 在 篇 末 部 分 , 莊 子 藉 著 寫 櫟 社 樹 和 商 丘 樹 的 「 無 所 可 用 」 , 側 面 地 反 映 出 當 時 知 識 分 子 ( 包 括 莊 子 自 己 ) 對 現 實 世 界 的 極 端 不 滿 的 情 緒 。 在 最 後 一 段 裡 , 更 借 接 輿 之 口 說 出 當 時 現 實 社 會 的 黑 暗 :

  「 方 今 之 時 , 僅 免 刑 焉 。 福 輕 乎 羽 , 莫 之 知 載 ; 禍 重 乎 地 , 莫 之 知 避 。 」 ( 38)

  無 怪 乎 莊 子 在 < 逍 遙 遊 > 裡 講 情 況 相 似 的 大 樗 樹 也 只 好 「 樹 之 於 無 何 有 之 鄉 , 廣 莫 之 野 」 。 ( 39)

  由 於 莊 子 的 思 想 有 較 多 的 出 世 的 意 味 , 因 此 , 他 所 講 的 至 人 , 有 「 不 食 五 穀 , 吸 風 飲 露 。 乘 雲 氣 , 御 飛 龍 , 遊 乎 四 海 之 外 」 、 「 大 浸 稽 天 而 不 溺 , 大 旱 金 流 土 山 焦 而 不 熱 」 ( < 逍 遙 遊 > ) 及 「 大 澤 焚 而 不 能 熱 , 河 漢 沍 而 不 能 寒 , 疾 雷 破 山 風 振 海 而 不 能 驚 」 ( < 齊 物 論 > ) 等 超 現 實 ( 超 世 ) 的 特 性 , 顯 然 , 他 們 只 是 虛 構 的 人 物 , 不 可 能 在 現 實 世 間 中 出 現 。 另 一 方 面 , 即 使 是 現 實 世 界 中 莊 子 所 稱 許 的 人 物 , 如 許 由 、 接 輿 、 肩 吾 、 王 倪 、 齧 缺 、 右 師 等 , 都 是 一 些 山 林 隱 士 , 過 著 避 世 的 生 活 。 莊 子 這 種 隱 退 的 精 神 與 上 述 尼 采 的 投 入 的 精 神 , 實 在 有 很 大 的 對 比 。

( 3) 兼 重 肉 體 與 精 神 上 的 自 由 與 側 重 精 神 方 面 的 自 由

  前 面 我 們 講 過 , 尼 采 的 「 超 人 」 的 反 面 意 義 ─ ─ 「 大 地 」 的 其 中 一 種 意 義 , 是 反 對 基 督 教 的 唯 靈 論 思 想 。 因 此 , 在 講 主 體 的 自 由 時 , 他 反 對 基 督 教 將 自 由 只 歸 於 精 神 ( 意 志 ) 方 面 去 而 同 時 強 調 精 神 、 肉 體 兩 方 面 。 在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 裡 , 卷 一 的 「 肉 體 的 輕 蔑 者 」 一 節 便 全 面 交 待 他 的 觀 點 。 我 以 為 , 以 下 幾 段 最 能 清 楚 說 明 他 的 想 法 :

  「 我 就 是 肉 體 , 就 是 靈 魂 。 」 小 孩 如 是 說 道 。 為 什 麼 沒 有 人 也 這 樣 想 呢 ?

  但 是 覺 醒 者 與 得 道 者 卻 說 :

  「 我 純 粹 是 個 肉 體 , 而 並 非 其 他 任 何 東 西 。 靈 魂 祗 不 過 是 肉 體 內 某 物 的 名 稱 罷 了 。 」

  肉 體 是 一 個 大 智 慧 , 一 個 獨 具 一 義 的 複 合 物 , 既 是 戰 爭 兼 和 平 , 亦 為 羊 群 兼 牧 人 。

  我 的 兄 弟 , 被 你 稱 之 為 「 精 神 」 的 你 那 肉 體 之 工 具 則 是 個 小 智 慧 , 它 是 你 那 大 智 慧 的 小 工 具 與 玩 物 。

  你 常 說 「 我 」 , 而 且 很 引 以 為 豪 。 不 過 比 這 更 偉 大 的 「 你 卻 不 願 相 信 」 , 則 是 你 那 具 有 大 智 慧 的 肉 體 , 它 不 是 「 我 」 , 而 是 在 實 踐 「 我 」 。 ( 40)

  這 裡 ,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 尼 采 其 實 並 非 將 基 督 教 的 唯 靈 論 主 張 顛 倒 過 來 , 主 張 肉 體 重 要 過 精 神 ( 尼 采 所 用 的 語 言 因 為 並 不 太 嚴 格 , 有 時 可 能 會 惹 起 人 們 對 他 的 誤 解 ) , 而 是 在 根 本 上 就 反 對 自 古 希 臘 柏 拉 圖 以 來 的 精 神 ( 或 即 靈 魂 ) 、 肉 體 二 元 論 。 所 以 , 他 說 對 於 小 孩 ( 尼 采 這 裡 所 講 的 「 小 孩 」 當 然 有 其 特 別 的 意 義 , 不 是 一 般 的 意 義 , 就 象 他 說 「 精 神 三 變 」 時 講 最 後 階 段 為 小 孩 , 也 有 其 特 別 的 意 義 ) 來 說 , 主 體 既 是 肉 體 , 也 是 精 神 , 因 為 肉 體 、 精 神 的 截 然 二 分 根 本 就 不 可 能 。 另 外 , 相 對 於 肉 體 ( 真 正 的 肉 體 , 結 合 了 精 神 意 義 的 肉 體 ) 來 說 , 基 督 教 的 抽 離 了 肉 體 意 義 而 所 講 的 「 精 神 」 , 其 實 只 是 肉 體 的 工 具 , 受 到 它 的 支 配 。 所 以 , 在 這 個 意 義 下 , 肉 體 並 非 基 督 教 所 講 的 「 我 」 , 而 是 將 「 我 」 實 踐 出 來 的 真 正 的 主 體 。

  相 對 而 言 , 莊 子 所 講 的 主 體 較 側 重 在 精 神 方 面 的 意 義 。 這 一 點 , 在 < 德 充 符 > 一 篇 中 最 能 表 現 出 來 。 它 通 一 系 列 外 形 有 殘 缺 但 精 神 卻 健 全 的 人 物 ─ ─ 王 駘 、 申 徒 嘉 、 無 趾 、 及 闉 跂 支 離 無 脤 等 , 表 達 出 「 遊 於 形 骸 之 內 」 、 「 才 全 而 德 不 形 」 、 「 德 有 所 長 而 形 有 所 忘 」 等 重 心 ( 精 神 ) 而 多 於 形 ( 肉 體 ) 的 思 想 。 因 此 , 莊 子 所 講 的 主 體 的 自 由 , 便 不 免 側 重 於 精 神 方 面 。 < 大 宗 師 > 中 講 「 坐 忘 」 的 最 高 主 體 所 修 養 到 的 境 界 , 正 是 這 種 精 神 上 的 自 由 的 最 好 的 寫 照 :

  顏 回 曰 : 「 回 益 矣 。 」 仲 尼 曰 : 「 何 謂 也 ? 」 曰 : 「 回 忘 仁 義 矣 。 」 曰 : 「 可 矣 , 猶 未 也 。 」 他 日 復 見 , 曰 : 「 回 益 矣 。 」 曰 : 「 何 謂 也 ? 」 曰 : 「 回 忘 禮 樂 矣 。 」 曰 : 「 可 矣 , 猶 未 也 。 」 他 日 復 見 , 曰 : 「 回 益 矣 。 」 曰 : 「 何 謂 也 ? 』 曰 : 「 回 坐 忘 矣 。 」 仲 尼 蹴 然 而 曰 : 「 何 謂 坐 忘 ? 」 顏 回 曰 : 「 墮 肢 體 , 黜 聰 明 , 離 形 去 知 , 同 於 大 通 , 此 謂 坐 忘 。 」 仲 尼 曰 : 「 同 則 無 好 也 , 化 則 無 常 也 。 而 果 其 賢 乎 ? 丘 也 請 從 而 後 也 。 」 ( 41)

  這 裡 , 既 說 「 墮 肢 體 , 黜 聰 明 , 離 形 去 知 」 , 當 然 是 指 一 種 純 粹 純 的 精 神 的 境 界 , 由 此 可 見 , 莊 子 的 主 體 自 由 主 要 是 一 種 精 神 方 面 的 自 由 。

  全 面 比 較 過 莊 子 和 尼 采 的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的 後 , 我 們 在 此 可 對 於 他 們 的 異 同 作 出 簡 單 的 總 結 : 莊 子 和 尼 采 的 最 高 主 體 , 俱 以 主 體 的 自 由 , 主 要 是 藝 術 意 義 的 主 體 自 由 為 特 徵 。 這 種 主 體 , 顯 然 與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的 主 流 ─ ─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所 側 重 的 道 德 意 義 的 主 體 有 明 顯 的 分 別 。 然 而 , 由 於 兩 人 所 身 處 的 時 代 及 文 化 背 景 的 不 同 , 他 們 的 有 關 學 說 亦 有 一 些 不 容 忽 視 的 分 歧 , 不 可 混 漫 過 來 。

( 五 ) 莊 子 、 尼 采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之 評 價

  以 上 比 較 過 莊 、 尼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 這 裡 , 我 們 進 而 對 他 們 的 學 說 作 出 總 體 的 評 價 。 相 對 於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中 的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而 言 , 他 們 的 有 關 學 說 有 高 度 的 相 似 性 , 因 此 , 我 們 可 對 它 們 共 同 或 相 近 之 處 作 出 共 同 的 評 價 。

  從 好 的 一 方 面 來 講 , 莊 子 和 尼 采 對 於 傳 統 中 西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 儒 家 及 基 督 教 ) 中 有 關 最 高 主 體 的 學 說 所 作 的 批 評 , 不 乏 一 些 可 取 的 地 方 , 它 們 對 於 中 西 文 化 思 想 的 健 全 發 展 是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的 。 譬 如 說 , 傳 統 的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講 最 高 主 體 時 , 往 往 偏 重 在 講 道 德 價 值 而 較 忽 略 了 其 他 的 價 值 , 但 經 莊 子 和 尼 采 強 調 講 主 體 的 藝 術 價 值 後 , 這 種 不 足 便 顯 露 了 出 來 。 又 譬 如 說 , 相 對 而 言 , 即 使 傳 統 儒 家 和 基 督 教 講 最 高 主 體 的 道 德 價 值 時 , 亦 往 往 偏 重 其 具 絕 對 性 的 一 面 而 較 忽 略 其 具 相 對 性 的 一 面 , 但 經 莊 子 和 尼 采 批 評 傳 統 所 講 的 道 德 價 值 是 相 對 的 、 人 為 的 , 並 高 舉 價 值 轉 換 和 重 估 的 旗 幟 後 , 這 種 不 足 之 處 也 就 無 所 遁 形 。

  不 過 , 莊 、 尼 的 有 關 學 說 本 身 亦 有 其 不 足 之 處 。 當 中 , 最 主 要 的 是 : 他 們 對 傳 統 有 關 的 學 說 的 批 評 有 矯 枉 過 正 的 情 況 。 固 然 , 他 們 強 調 主 體 的 藝 術 價 值 , 這 可 以 補 傳 統 的 過 份 偏 重 主 體 的 道 德 價 值 的 不 足 , 然 而 , 他 們 卻 有 將 藝 術 價 值 凌 駕 於 道 德 價 值 之 上 的 傾 向 ( 他 們 將 至 人 與 超 人 看 成 是 比 傳 統 的 聖 人 和 基 督 教 的 最 高 主 體 更 高 層 次 的 ) , 這 種 傾 向 是 不 健 康 的 , 因 為 兩 種 價 值 各 有 其 重 要 性 , 不 能 隨 意 分 高 下 。 另 外 , 他 們 過 於 強 調 道 德 價 的 相 對 性 的 一 面 , 容 易 落 於 道 德 的 相 對 主 義 的 窠 臼 中 去 。

  註 釋

( 1) 關 於 《 莊 子 》 的 文 獻 徵 引 , 我 用 的 是 本 子 是 : 郭 慶 藩 輯 、 王 孝 魚 整 理 《 莊 子 集 釋 》 ( 中 華 書 局 , 1982) 。 以 後 為 方 便 故 , 凡 徵 引 該 書 時 俱 簡 稱 為 集 釋 。 此 段 文 字 見 集 釋 P. 17。

( 2) 要 注 意 的 是 , 莊 子 有 時 在 別 處 用 「 聖 人 」 一 詞 , 專 指 儒 家 所 講 的 最 高 主 體 , 這 時 候 , 便 與 莊 子 所 講 的 最 高 主 體 有 所 不 同 。

( 3) < 逍 遙 遊 > 裡 其 實 未 出 現 過 「 無 待 」 一 詞 , 這 詞 是 郭 象 注 莊 時 才 首 次 使 用 。 但 是 , < 逍 遙 遊 > 中 有 「 彼 且 惡 乎 待 哉 」 一 語 , 以 「 無 待 」 來 概 括 此 語 的 意 義 是 很 符 合 莊 子 的 原 義 的 。

( 4) 見 集 釋 P. 28。

( 5) 同 上 P. 30─ 31。

( 6) 關 於 尼 采 的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如 是 說 》 一 書 , 我 所 用 的 是 中 文 及 英 文 的 譯 本 , 分 別 是 : 余 鴻 榮 譯 《 查 拉 圖 斯 拉 如 是 說 》 ( 志 文 出 版 社 , 1983) ; Walte rKaumann tr. And ed. , The Portable Nietzche, ( Penguin, 1976) 。 以 下 , 為 方 便 故 , 徵 引 文 獻 時 將 兩 書 分 別 簡 稱 為 中 譯 及 英 譯 。 這 裡 所 引 的 文 字 , 見 中 譯 P. 48及 英 譯 P. 125。

( 7) 以 上 講 尼 采 的 反 駁 基 督 教 來 生 論 及 唯 靈 論 的 思 想 及 其 有 關 引 文 , 見 卷 一 「 遁 世 者 」 及 「 肉 體 的 輕 蔑 者 」 兩 節 , 見 於 中 譯 P. 68─ 74, 英 譯 P. 142─ 147。

( 8) 見 尼 采 著 , 劉 崎 譯 《 瞧 ! 這 個 人 》 ( 志 文 出 版 社 , 1982) , P. 73─ 74。

( 9) 見 中 譯 P. 48, 英 譯 P. 124。

( 10) 見 中 譯 P. 50─ 51, 英 譯 P. 126─ 127。

( 11) 中 譯 P. 100, 英 譯 P. 171。

( 12) 莊 子 的 時 代 是 諸 子 百 家 爭 鳴 的 時 代 , 儒 家 的 思 想 雖 然 還 沒 有 如 後 世 ( 尤 其 是 漢 代 及 宋 明 時 代 ) 那 樣 定 於 一 尊 , 然 而 , 我 們 說 它 是 當 時 九 流 十 家 中 較 重 要 的 一 家 是 沒 有 問 題 的 。 以 《 莊 子 》 的 內 七 篇 來 說 , 許 多 時 都 會 提 到 儒 家 的 「 仁 義 」 的 觀 念 及 孔 子 、 堯 舜 等 代 表 人 物 。 另 外 , 莊 子 在 < 齊 物 論 > 裡 討 論 到 道 德 的 相 對 性 時 , 以 儒 家 和 墨 家 的 價 值 系 統 為 代 表 ; 在 < 天 下 篇 > 討 論 天 下 道 術 時 , 莊 子 更 以 討 論 儒 家 思 想 為 先 , 這 些 都 是 很 好 的 證 明 。

( 13) 集 釋 P. 63。

( 14) 同 上 P. 65。

( 15) 同 上 P. 115。

( 16) 同 上 P. 281。

( 17) 同 上 P. 280。

( 18) 同 上 P. 188。

( 19) 同 上 P. 204─ 205。

( 20) 中 譯 P. 85, 英 譯 P. 158。

( 21) 我 考 察 過 《 莊 子 》 全 書 , 發 覺 在 內 七 篇 裡 , 從 沒 有 「 道 」 與 「 德 」 二 詞 連 用 的 情 況 出 現 , 在 一 般 學 者 相 信 是 後 出 的 外 篇 和 雜 篇 才 有 這 種 情 況 出 現 。 另 外 , 在 《 莊 子 》 裡 , 無 論 是 分 開 用 「 道 」 與 「 德 」 , 抑 或 是 兩 者 連 用 , 這 時 的 意 思 想 往 往 特 指 道 家 所 強 調 的 價 值 , 而 非 儒 家 所 指 的 道 德 價 值 。

( 22) 以 下 對 莊 子 的 「 舞 」 與 尼 采 的 「 遊 」 的 比 較 , 參 考 了 格 拉 姆 . 帕 克 斯 ( Graham Parkes) 著 , 胡 軍 、 王 國 良 譯 < 漫 遊 : 莊 子 與 查 拉 斯 圖 拉 > 一 文 中 的 一 些 說 法 , 載 陳 鼓 應 主 編 《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 第 一 輯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992) 。

( 23) 此 據 《 莊 子 引 得 》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986) 而 知 。

( 24) 參 見 《 漢 語 大 字 典 》 ( 縮 印 本 ) ( 四 川 、 湖 北 辭 書 出 版 , 1993) 「 遊 」 字 條 。

( 25) 集 釋 P. 117─ 118。

( 26) 中 譯 P. 46, 英 譯 P. 123。

( 27) 中 譯 P. 156, 英 譯 P. 224。

( 28) 中 譯 P. 353, 英 譯 P. 406。

( 29) 中 譯 P. 75, 英 譯 P. 148。

( 30) 中 譯 P. 101, 英 譯 P. 172─ 173。

( 31) 中 譯 P. 109, 英 譯 P. 180。

( 32) 中 譯 P. 131, 英 譯 P. 202。

( 33) 集 釋 P. 346─ 350。

( 34) 同 上 P. 991─ 992。

( 35) 見 蘇 軾 《 莊 子 祠 堂 記 》 ( 轉 引 自 黃 錦 鋐 註 譯 《 莊 子 讀 本 》 , 文 友 書 局 , P. 49註 六 。 )

( 36) 中 譯 P. 45, 英 譯 P. 122。

( 37) 見 托 瑪 斯 . 甘 滿 ( Thomas Common) 英 譯 尼 采 《 愉 快 的 智 慧 》 , 緒 言 , 轉 引 自 陳 鼓 應 《 悲 刻 哲 學 家 尼 采 》 一 書 , P. 288註 12。

( 38) 集 釋 P. 183。

( 39) 同 上 P. 40。

( 40) 中 譯 P. 72, 英 譯 P. 146。

( 41) 集 釋 P. 282─ 285。

主 要 參 考 書 目 :

一 、 尼 采 哲 學 原 著

1. Wkaufmann ed. And tr. , The Portable Nietzche. ( Penguin, 1982)

2. R J Hollingdale ed. And tr. , A Nietzche Reader. ( Penguin, 1977)

3. 尼 采 著 , 余 鴻 榮 譯 《 查 拉 圖 斯 特 拉 如 是 說 》 ( 志 文 , 1983)

二 、 莊 子 哲 學 原 著

1. 郭 慶 藩 輯 《 莊 子 集 釋 》 ( 中 華 , 1882)

2. 黃 錦 鋐 註 譯 《 莊 子 讀 本 》 ( 文 友 )

三 、 尼 采 哲 學 評 論

1. W Kaumann, Nietzche: Philosopher, Psychlolgist, Anti- Christ. ( Princeton, 1974)

2. A C Danto, Nietzche as Philosopher. ( Macmillan, 1967)

3. LLampert, Nietzche's Teach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Thus Spoke Zarathustra.

四 、 莊 子 哲 學 評 論

1. 陳 鼓 應 《 老 莊 新 論 》 ( 中 華 , 1991)

2. 高 柏 園 《 莊 子 內 七 篇 思 想 研 究 》 ( 文 津 , 1992)

3. 關 鋒 《 莊 子 內 篇 譯 解 和 批 判 》 ( 中 華 , 1961)

五 、 論 文 選 讀

1. 格 拉 姆 . 帕 拉 斯 : 「 漫 遊 : 莊 子 與 查 拉 斯 圖 拉 」 ( 載 陳 鼓 應 主 編 《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 第 一 輯 , 上 海 古 籍 , 1992)

2. 格 拉 姆 . 帕 克 斯 : 「 人 與 自 然 ─ ─ 尼 采 哲 學 與 道 家 學 說 之 比 較 究 」 ( 載 陳 鼓 應 主 編 《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 第 二 輯 , 上 海 古 籍 , 1992)

3. 陳 鼓 應 : 「 尼 采 哲 學 與 莊 子 哲 學 的 比 較 研 究 」 ( 載 陳 鼓 應 《 悲 劇 哲 學 家 尼 采 》 , 三 聯 , 1987)

4. 周 國 平 : 「 尼 采 論 人 」 ( 載 湖 北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編 《 德 國 哲 學 》 第 二 輯 , 北 大 , 1986)

5. 邵 顯 俠 : 「 莊 子 理 想 人 格 學 說 探 析 」 ( 載 黃 山 文 化 書 院 編 《 莊 子 與 中 國 文 化 》 , 安 黴 人 民 , 1991)

「 至 人 」 與 「 超 人 」 ─ ─ 莊 子 與 尼 采 哲 學 中 的 最 高 主 體 的 比 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