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京 (包括子部件) 共 3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3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高高的臺觀之形,上象宮觀,下部象木結構的支柱(張日昇)。本義是高大的樓臺,引申有大義。
甲金文象高高的臺觀之形,上象宮觀,下部象木結構的支柱(張日昇)。本義是高大的樓臺,引申有大義。高大的宮觀是帝王所居之處,所以「」後來專門表示國都,如「京師」、「京城」。
」與「」的形體相近,後來在「」字下加「」以作區別。
甲金文用作地名,何琳儀指出「」又用作地名後綴,表示地處高地。
金文「京𠂤」即「京師」,多友鼎:「廣伐京𠂤(師)」。「京師」為公劉建都之地,此後周王所都也就稱作「京師」(李學勤)。
高大的樓臺引申又有大義,《爾雅.釋詁》:「京,大也。」丘之高者曰「」,囷(穀倉)之大者曰「」,麃之大者曰「」,水產物之大者曰「」,力之大者曰「」(郭沫若)。
《說文》:「京,人所爲絕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凡京之屬皆从京。」
甲金文疑從「」從「」,構形初義不明,郭沫若認為金文「」從「」省,「」聲。按金文「」與「」字所從有別,待考。
甲骨文辭殘,用義不詳。金文表示止宿之所,陳純[父缶]:「格茲安陵亭」(釋文據郭沫若)。
《說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段玉裁注:「《風俗通》曰:亭,留也。蓋行旅宿會之所館。」
甲金文從「」從「」,「」象宗廟建築,「」象高臺之形,把宗廟之形的「」置於「」上,表示在高處祭享之意(王蘊智、郝士宏)。
甲金文從「」從「」,「」象宗廟建築,「」象高臺之形,把宗廟之形的「」置於「」上,表示在高處祭享之意(王蘊智、郝士宏)。
楚文字「」字下部與「」上部共用筆劃,秦簡始見從「」從「」之「」,是小篆所據。
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表示成也,有累增、增益之意,金文「申就乃命」一語多見,表示增益舊命,是指周王在已有舊命的基礎上,對受命者賦予新命時的用語(參何樹環)。師克盨:「昔余既令(命)女(汝),今余唯申就乃令(命),令(命)女(汝)更乃且(祖)考」。又用作人名。又表示前往,金文或加從「」旁,史叀鼎:「日就月將」,《詩.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毛亨傳:「將,行也。」高亨《詩經今注》:「就,前往」,指每天每月都有進步,形容日積月累,持之有恆。鄂君啟車節:「就郢,見其金節則毋政(征)」,「就郢」即前往郢地。
《說文》:「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異於凡也。𡰜,籒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