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欠 (包括子部件) 共 6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6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𠨍
甲骨文從二「」(張口跪坐之人),象兩人跪坐(張口)相向之形,本義為相向、相對,是嚮背之「」字初文。
羅振玉:「『𠨍』象二人相向,猶『北』象二人相背」。卜辭通用作「」,表示宴饗,「登𠨍(饗)六人」。《周禮.大宗伯》:「以饗蒸之禮親四方之賓客」。《逸周書.商誓解》:「罔不維后稷之元穀用蒸享,在商先哲王,明祀上帝」。金文多從二卩,只用作部件,「」、「」皆從𠨍,象兩人相向就食。參「」、「」、「」。另「𠨍」與「」字形近,如「」字今隸定從卯,然從甲金文來看,兩字字形大異,不可相混,參「」。
《說文》:「𠨍,事之制也。从卩𠂈。凡𠨍之屬皆从𠨍。闕。」「𠨍」後又通作「」,是古代臣子的稱呼。《正字通》:「𠨍,卿本字。」
參見「」。
甲骨文象人張口出氣之形。
甲骨文象人張口出氣之形。金文字形殘泐,或釋為「」。小篆上部張口之形訛作彡,故《說文》以為字形象氣從人上出之形。《說文》:「欠,張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
甲骨文用作人名,如《合集》914反:「欠來。」又如《合集》21475反:「甲午卜:今夕欠……」金文殘字亦用為人名。
」表示打呵欠。如《儀禮.士相見禮》:「君子欠伸。」鄭玄注:「志倦則欠,體倦則伸。」《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故臧病則氣發於面,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又表示缺少、不足。《集韻.驗韻》:「欠,不足也。」如《顏氏家訓.勉學》:「或兩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意謂校定書籍時也許兩個文本都有不足,不可偏信其中之一。又如唐代白居易〈寒食夜〉:「忽因時節驚年幾,四十如今欠一年。」
」引申表示虧欠。如《舊唐書.懿宗本紀》:「大中八年已後,至咸通四年,積欠一百五十萬五千七百餘貫匹。」《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又經這番喪中之費,不免欠下些債負。」
」還表示身體一部分略微向上或向前,多表示恭敬的意思。如《三國演義》第76回:「魏軍營門開處,徐晃出馬,欠身而言。」曹禺《雷雨》第一幕:「(魯貴)有點駝背,似乎永遠欠着身子向主人答應着『是』。」
」是「」的初文,異體作「𣶚」、「𣶙」,本義是流口水。
甲骨文從欠從數點,「」象人跪坐向前張口,數點象口液,全字象人張開口流口水形,或加「」,象以手抹拭口液形,引申為羨溢、泛溢(參于省吾)。甲骨文「」後世分為兩字,一作「」,表示口液;一作「」,自口液溢出,引申表示氾濫、羨餘,通作「」。又自垂涎引申慕欲、貪羨之義,中古時期「」、「」、「」、「」還常混用無別(參張政烺)。
《說文》:「㳄,慕欲口液也。从欠从水。凡㳄之屬皆从㳄。𣶚,㳄或从侃。𣶙,籒文㳄。」《玉篇.㳄部》:「㳄,亦作涎。」《經典釋文》:「唌,字當作㳄,又作涎。」參見「」、「」、「」、「」。
卜辭表示泛濫,如「泉來水㳄」(《合集》10156);「洹不㳄」(《合集》8317)。「」水是商代著名的河流,「洹不㳄」即貞問洹水會不會泛濫。又用作人名、祭名。後於「」下添「」形,成「」字,同樣表示洪水泛濫,參見「」。
金文「」、「」之分別仍有爭議。于省吾認為早期史次鼎、次尊、次卣之「」當是「」,而春秋晚期王子嬰次盧之「」則應釋為「」,參見「」。
按「」作為甲骨文「」部件,上從兩點,與「」形近;作為春秋金文「」部件,從二水作「𣶙」,與《說文》籀文同,《上博楚簡三.周易》「」字亦從水從欠,與春秋晚期金文「」字形別,待考。
從「」從「」,在張口的人形前再加一個「」。《說文.欠部》指「」的本義是出氣。
從「」從「」,在張口的人形前再加一個「」。《說文.欠部》指「」的本義是出氣。《說文.欠部》:「吹,出气也。從欠從口。」此字又重見於《說文.口部》,以為表示噓氣。《說文.口部》:「吹,噓也。从口从欠。」甲骨文已有「」字,但都用為人名或方國名。
金文的「」用為人名,又疑可讀為「」,表示毁棄。叔䟒父卣:「茲小彝妹(末)吹,見余,唯用諆[◎酉](𠻜)女(汝)。」「妹(末)吹(隳)」即不要毁壞。全句翻譯為這件小酒器不要毁掉,你見我的時候,我還要用它請你品嘗。(李學勤、唐雲明)
傳世文獻裡「」可表示撮口用力吐氣。如《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淮南子.齊俗》:「夫吹灰而欲無眯,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
」引申表示吹奏管樂。如《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呂氏春秋.遇合》:「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羽角宮徵商不謬,越王不善,為野音而反善之。」又表示管樂器,如東晉陶淵明〈述酒〉:「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
」也表示風吹。如《詩.鄭風.蘀兮》:「蘀兮蘀兮,風其吹女。」《文選.潘安仁〈秋興賦〉》:「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引申表示散播。如唐代李賀〈帝子歌〉:「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妙法蓮華經.序品》:「今佛世主,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佛教講經傳法時會有吹奏法螺的儀式,後來被借來比喻空口說大話、大肆吹噓。「」因而產生了誇大、說大話的用法。如《老殘游記》第19回:「『許大,聽你挑一副去,我總是贏你。』許亮說:『你別吹了!』」
」還表示不成功、關係破裂。如老舍《駱駝祥子》:「一百塊,少一分咱們吹!」
甲金文從「」從「」。「」從「」從數點,「」象人張口,數點象口液,「」象人張開口流口水,從「」,疑與河水有關,全字表示河水泛濫之意。
甲金文從「」從「」,「」象人流口水,「」表示與行船、河水有關,全字表示河水氾濫(徐中舒),溢出河岸。此字嚴格來說,不是後世表示偷盜的「」字,而是同形異字。由於一般學者隸定為「」,故暫收錄於此。
甲骨文中通假為「」,表示淹蓋、淹浸、泛濫等義(于省吾)。《合集》8315:「洹其盜」,「」河流名,又名安陽河,在河南省北部。全句意謂洹水會泛濫。一說通假為「」,也表示衍溢、泛濫之意(張政烺)。金文通假為「」,逆盜父辛觶:「逆盜(延)父辛」,表示迎接延請父辛。
至於偷盜的「」字,從「」從「」,「」象人張口垂涎、流口水(從「」的「」字,表示羨慕、貪慕),「」是器皿,「」表示對別人的財富垂涎,貪慕別人的財產,引申為偷盜、搶劫。《說文》:「盜,私利物也。从㳄,㳄欲皿者。」段玉裁注:「周公曰:『竊賄爲盜,盜器爲姦。』〈米部〉曰:『盜自中出曰竊。』」簡帛文字表示盜竊,《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03:「子盜父母」,意謂子盜竊父母。《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156行:「盜量(糧)」。
」字甲骨從「𠨍」(兩人相對跪坐)從皀,或從二「」(兩人張口相向),或從二丮(兩人伸手奉獻祭禱),「」是盛稻粱的食器,字象兩人相向跪坐,共食一簋。本義為相向共食,引伸為饗宴、饗祀,是「」的初文。引申為家鄉、鄉里。
」字甲骨從「𠨍」(兩人相對跪坐)從皀,或從二「」(兩人張口相向),或從二丮(兩人伸手奉獻祭禱),「」是盛稻粱的食器,字象兩人相向跪坐,共食一簋。本義為相向共食,引伸為饗宴、饗祀,是「」的初文;因有相向之意,亦是「」的初文。參「」、「」。
表示饗宴之「」甲骨文有不從皀,而從酉(酒尊)、鼎等,侍奉的物品有異而饗獻之義則一(參金祥恒)。此字,與《說文》、《詩經》所載相合,《詩.七月》「朋酒斯饗」毛傳:「饗,鄉人飲酒也」,不過從「」之饗常用而代替了從酉的饗字而已,從二卩從酉或省作[酉卩]。
金文從𠨍從皀,未見從「」,後期於「」上添「」而從「」,而「」正補充「」字張口進食之義。
甲金文用法有二:一,饗宴、饗祀,如卜辭「妣辛鄉」、「大乙祖丁眾鄉」。金文如「用鄉賓客」(曾伯陭壺)、「用敢鄉孝于皇且考」(仲榱父簋)、「以鄉上帝,以祀先王」(中山王壺),又通「」,參「」。二,朝向,典籍作「」、「」或「」,如卜辭「其東鄉,其北鄉」;金文「立中廷,北鄉」(善夫山鼎)。卜辭亦有對敵之意,如「其來,王自鄉(嚮)」。此外,金文還通用作公卿之「」及人名,參「」。
𠨍」、「」、「」、「」古本同源,甲金文通同,皆取義於「𠨍」,自相向、相對之本義引伸分化出相向就食、饗宴、卿士、鄉邑等義。
」小篆作「𨞰」,《說文》:「𨞰 ,國離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封圻之内六鄉,六鄉治之。从𨛜皀聲。」甲文二「」小篆訛寫成二「」,作「𨛜」,「」、「」又音近相假,故有鄉里之訓(參李孝定)。一說「鄉邑」稱「」,實取義於共食,指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參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