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3)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85 80
大五碼 A461 
倉頡碼 一山 
Matthews 7205 
漢語大字典 (一版)0264;(二版)596  
康熙字典 51 
Unicode U+5140
GB2312 5603 
四角號碼 1021.0 
頻序 A/B 3996  3183 
頻次 A/B 36  34 
普通話 w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2/2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176 / 174)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81 五忽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濁 /
形義通解
 略說:」表示人頭,引申為高聳、獨立。
17 字

 詳解:」字的甲骨文及篆文皆從「」從「」,其字構形乃置一橫畫於人首處,以標示人頭的位置,本義是人首。「」與「」古本同字,後來才分化為二字(林義光),參見「」。《說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按許說非本義。

  甲骨文「」用作人名,《合集》19642正:「乎(呼)兀。」《合集》19790:「王用二帚(婦)兀」,指王任用兩名名叫兀的婦人。

  傳世文獻中,「」字多用以形容高聳突出之事物,劉禹鍚《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從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按「」從高出之義,引申指斬斷高出之物。《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從「」聲之字亦多帶有斬斷事物的意義,例如「」指斷髮,「𠚯」指刊削樹枝,「𧿁」則指斷足。另「」可指光禿貌,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又字可用作副詞,指仍然,《水滸傳》第九十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
451 字


相關漢字: ,,,,𠚯,𧿁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18 p9
兀立,突兀,兀坐,兀傲,兀鷹,兀兀,兀自,搖兀,崒兀,醉兀兀,兀誰,兀那
p18 p12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禦夷長官司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傲不群, 愁城坐, 臬不安, 上之肉, 奇峰突 (5/8)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towering and level; bald; utterly ignorant; unstable; dazzed; independent
adv. still; upright
pron. this, that
v. shake
瀏覽次數: 3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