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8
(11)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9C 8B
大五碼 B0EA 
倉頡碼 田戈口一 
Matthews 3738 
漢語大字典 (一版)0720;(二版)776  
康熙字典 147 
Unicode U+570B
GB2312  
四角號碼 6015.3 
頻序 A/B 16  29 
頻次 A/B 64283  22288 
普通話 gu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0/48
(部件樹)
其他: ,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20/20
其他
字例: 13/13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129 / 125)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530 古或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象國家的邊界、領域。本義是國家。
31 字

 詳解: 金文從「」,「」聲。戰國文字或不從「」而從「」、「𠃊」,是表示區域、邊界的義符。「」是聲符。本義是國家。《說文》:「國,邦也。从囗从或。」段玉裁注:「〈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徐灝曰:「邦謂之國,封疆之界謂之域,古但以或字為之。」如甲金文用「」來表示「」,何尊:「宅茲中或(國)」,表示居住在國家中部。古代「」、「」音義皆近,故一說應釋為「宅茲中或(域)」,表示在中心的區域居住。參見「」、「」。

  從「」的「」見於西周,金文用作本義,彔卣:「淮尸(夷)敢伐內國」。蔡侯鐘:「建我邦國」。

  戰國竹簡和漢帛書也表示國家,《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3:「它(施)及四國」。《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200行:「樂則有德,有德則國家與〈興〉。」《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10行:「不利於國,且我憂之。」《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33行:「國家昏亂,安有貞臣。」《老子.第十八章》:「國家昏亂,有忠臣。」
492 字


相關漢字: ,,,𠃊,,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9 p29
國家,國貨,國際,國術,國文,國王,國父,國手,國會,國策,國產,國籍,國語,祖國,盟國,叛國,愛國,國計民生
p203 p286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府, 寧縣, 豐鎮巡司, 興州, 興縣… (5/6)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三公, 傾傾城, 泰民安, 破家亡, 色天香… (5/333)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姿,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of the state; national
n. country; state; nation; kingdom; dynasty
瀏覽次數: 2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