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5
(8)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A4 8C
大五碼 CC42 
倉頡碼 土金竹水 
Matthews 1736 
漢語大字典 (一版)0869;(二版)932  
康熙字典 173 
Unicode U+590C
GB2312  
四角號碼 4040.7 
頻序 A/B 5422 
頻次 A/B -- 
普通話 lng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11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1/2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越也。从夊从𡴆。𡴆,高也。一曰:夌𢕌也。〔力膺切〕 (112 / 107)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98 力膺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上從「」或「」的省形,下從「」,構形初義不詳。金文下加「」,象腳趾,疑象一人在攀山越嶺之形,本義為攀登跨越,引申為超越、凌駕。
70 字

 詳解: 甲骨文上從「」或「」的省形,下從「」,金文下加「」,象腳趾,疑象一人在叢林中行走或攀山越嶺之形,本義為攀登跨越,引申為超越、凌駕。《說文》:「夌,越也。从夊、从𡴆。𡴆,高也。一曰:夌𢕌也。」《說文解字繫傳》:「越,超越也。」段玉裁注:「凡夌越字當作此。今字或作淩,或作凌,而夌廢矣。」「《廣韻》陵下云:『犯也。侮也。侵也。』皆夌義之引伸,今字槪作陵矣。」

  《說文》「夌𢕌」即「凌遲」,《韓詩外傳》卷三:「夫一仞之牆,民不能踰;百仞之山,童子登而遊焉,凌遲故也。」「」表示山坡平緩而不陡,「」表示可以跨越、登上;全句意謂七尺高的牆壁,百姓不能越過,七百尺高的山嶽,小孩子能登上去遊玩,因為山坡平緩,能夠攀越之故。一說「」應讀為「」,指山陵、山阜、山岳,「陵遲」指山勢從高而下逐漸傾斜之意。《匡謬正俗》:「陵為陵阜之陵;而遲者,遟遟微細削小之義。古遟夷通用,或言陵夷,其義一也。言陵阜漸平」。《說文通訓定聲》:「自高漸下之意」。一說「凌遲」是連綿詞,又作「陵夷」、「逶迤」、「威遲」、「威夷」、「倭遲」等,指山坡曲折綿延。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8243:「才(在)夌」。

  金文用作人名,子夌乍母辛尊:「子夌乍(作)母辛尊彝」,意謂子夌為母辛鑄造了這件青銅器。
540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19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
瀏覽次數: 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