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6
(10)
異讀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9C 93
大五碼 D1D8 
倉頡碼 月中一人 
Matthews 6283 
漢語大字典 (一版)2069;(二版)2218  
康熙字典 433 
Unicode U+6713
GB2312  
四角號碼 7221.3 
頻序 A/B 5422 
頻次 A/B -- 
普通話 tio  tio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从月,兆聲。〔土了切〕 (141 / 138)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296 土了
415 丑召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清 /
次清 /
形義通解
 略說:」表示農曆月底的時候,月亮在西方出現。
21 字

 詳解:」從「」,「」聲,古稱在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月亮在西方出現。《說文》:「朓,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从月,兆聲。」

  「」與「」相對,「」指農曆每月初一這一天,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景。

  「」指農曆每月最後一天,「」指農曆每月初一,這兩天都是日、月交會之時。將到或接近「晦日」,月會在日的前面(即日出時,月在東方出現)。到了「朔日」,月會在日的後面(即日出時,月在西方出現)。

  所以有兩種天文現象:

  一、「晦日」(農曆每月月底),日初出時,月亮在東方出現。

  二、「朔日」(農曆每月初一),日初出時,月亮在西方出現。

  「」、「」正是與此相反的天文現象:

  一、「」:如果在「晦日」(月底),日出時,月亮在西方出現,便稱為「」。因為這是「朔日」(初一)的天象,但未到初一便先有此象,是越過了月底應有的天象,故「」有跳過的意思(參孔廣居)。

  二、「」:如果在「朔日」(初一),日出時,月亮在東方出現,便稱為「」。

  孔廣居《說文疑疑》:「晦、朔之日,乃月與日會之時。未至此時,月在日前;既過此時,月在日後。故晦或有日將出而東方見月之時,朔或有日初入而西方見月之時。晦而月現西方謂之朓者,未朔而先見朔之象也。故曰跳也。」

  「」後來又指快速行走之貌,《廣雅》:「朓,疾皃。」

  「」與「」本有別,因音同形近而混,參見「」。
568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17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朓」的異讀字

p25 p138
晦朓,朓朒,昃朓,朓侧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農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現;《廣雅·釋詁》:「朓,疾也。」

p138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朓」的異讀字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rapid
n. moon appearing in the west sky towards the end of the lunar month
瀏覽次數: 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