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古說》
懷仁:《天道古說》,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
中西文化,各有其天人之際的支點與通道,交往了幾千年,也論說了幾千年

,兩種文化淵源的「天道古說」,在書中展開關於「天」、「性」、「道」

、「德」的對話,讓今天的各路志士去讀、去聽、去品味、開眼界、長見識

、受啟發──這正是本書編纂者的良苦匠心。
序................................................................(1)

一 「天」生化育,萬物源歸:創生與造化.............................(1)
•無中生有......................................................(3)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聖經說: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

•監臨出命.....................................................(27)
詩經說: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視四方,求民以莫。
聖經說:[天主]以自己的大能,永遠統治著萬邦,他的眼鹽察萬民。

•宗歸萬物.....................................................(59)
孟子說:天化生萬物,使各從一個根上產生。
聖經說:太初,上主造化了萬物;在創造時,分別了萬物的種類。

二 「性」本自然,從善如流:智慧與道路...........................(75)
•天然本真....................................................(77)
庄子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聖經說: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

•美善至聖....................................................(99)
墨子說: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
聖經說:上主對待萬有,溫和良善,對他的受造物,仁愛慈祥。

•才藝智勇....................................................(123)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
聖經說:[天主]賜給他們理智、唇舌、眼目、耳朵和能思想的心,
使他們充滿知識與理解力。

三 「道」理乾坤,萬象之則:鑒照與誡命...........................(139)
•天啟人蒙....................................................(141)
庄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聖經說: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

•天命人律....................................................(160)
尚書說: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聖經說:[天主]賜給他們理智,又賜給他們生命的法律,作為他
們的產業;和他們立了永久的盟約,使他們認識正義和
自己的法令。

.天意人事...................................................(188)
易經說: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聖經說:達味在所行的一切事上,無不順利,因為天立與他同在。

四 「德」懷虛谷,天道其中:修身與成聖.........................(217)
•聖者天游..................................................(219)
中庸說: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聖經說:她[智慧]實在透徹天主的奧秘,自行抉擇天主的工程。

•德從道行..................................................(247)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聖經說:偉人、判官、權貴,都應受敬重;但他們之中,沒有比
敬畏上主的人更偉大。

•從容於世.................................................(262)
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
聖經說:在愛內沒有恐懼,反之,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
因為恐懼內含著懲罰。......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
先愛了我們。

附錄一、漢籍題解...............................................(276)

《尚書》《周易》《詩經》《老子》
《莊子》《論語》《孟子》《墨子》
《荀子》《大學》《中庸》

附錄二、聖經題解...............................................(280)

附錄三、參考文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