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儒學引論》

顏炳罡:《當代新儒學引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本書是一部系統評述當代新儒學的學術論著。它力圖將當代新儒學問題這股具

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思潮放到近百年的中國歷史變遷中去考察其來龍去脈,衡定

其理論得失。對梁漱溟、熊十力、張君勵、方東美、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

等人的思想做了重點評述。就當代新儒學的定性與定位、當代新儒學的基本特

徵、當代新儒學的歷史流變以及儒家的人文主義、「三統之說」、「良知自我

坎陷」說、「道德的形上學」等一一作出分析,且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總論篇

導 言 儒學在當代中國之斷與續
──時代的挑戰與儒學的回應............................(1)
一 變革中的失落與解構
──新儒學之萌蘗......................................(2)
二 死亡中的轉世與重生
──儒家生命精神與形上智慧的復活.....................(12)
三 困境中的整合與重鑄
──當代新儒學完成儒學之自我轉型.....................(24)
(一) 對新文化運動的反省...............................(25)
(二) 中國文化之反省...................................(28)
(三) 儒家思想體系的重建...............................(33)
四 結語:儒學的當代命運..................................(37)

第一章 當代新儒學之定性與定位
──當代新儒家「儒」的特徵與「新」的意義.................(43)
一 新儒家在當今世界只是一批學者文化生命和
學術動向的一種標識....................................(44)
二 當代新儒家判別之一:儒之所以為儒的生命
格調與文化取向........................................(47)
三 當代新儒家判別之二:新儒家之所以為「新」
的意義................................................(51)
四 幾人堪稱當代新儒家....................................(54)
五 馬一浮:當代新儒家的典型..............................(58)
六 馮友蘭:主觀上的新儒家................................(62)

第二章 當代新儒學的基本特徵及生命路向............................(70)
一 儒家主位主義的特徵....................................(70)
二 道德中心主義的特徵....................................(73)
三 內在生命主義的特徵....................................(76)
四 即理性而超理性的特徵..................................(79)

第三章 當代新儒學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評《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85)
一 當代新儒家海外學派的形成與《宣言》的發表..............(85)
二 「同情」和「敬意」的學術態度..........................(87)
三 中國文化的估價與展望..................................(91)
四 對西方文化的估價與人類前途之展望......................(96)

分論篇(上)

第一章 今文經學的興起與儒學自我變革的發生.......................(102)
一 時代召喚新學說.......................................(102)
二 因時轉換:康有為重塑孔子形象.........................(103)
三 創造性詮釋:康有為對仁學思想的發揮...................(108)
四 孔教路德的悲劇:新孔學旋生旋滅.......................(110)
五 梁啟超發科學與玄學論戰之先聲.........................(114)

第二章 走孔家的路
──梁漱溟對孔子精神的再發現與儒學復興的預言............(118)
一 為實踐而思考的儒者...................................(118)
(一) 早期思想的一轉再轉..............................(118)
(二) 為實踐而思考....................................(123)
(三) 晚年的悲哀:我承認馬列主義,可惜馬
列主義不承認我..................................(125)
二 儒家生命哲學的高揚...................................(128)
(一) 盡宇宙是一生活..................................(128)
(二) 生活就是沒盡的意欲..............................(129)
(三) 「現在的我」對「前此的我」的超越................(130)
(四) 生命與心同義....................................(131)
三 崇尚直覺的三量說.....................................(133)
四 儒學復興的預言.......................................(137)
(一) 意義方位的重較與文化根本精神的發現..............(137)
(二) 走孔家的路 過孔家的生活........................(143)

第三章 倡言新宋學
──張言勵的新宋學與德法合一論..........................(152)
一 由梁啟超的學生到唐、牟、徐的同道
──張君勵生平大略..................................(152)
二 由新理智達於新道德...................................(156)
(一) 倡言新宋學......................................(156)
(二) 死後復活:由新理智以達於新道德..................(160)
三 德法合一:民主社會主義之向往.........................(167)
(一) 民主社會主義源於儒家說..........................(168)
(二) 個人自由: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170)
(三) 社會公道:國家社會主義下的計劃經濟..............(173)
(四) 德法合一:理想的社會狀態........................(176)

第四章 大本大源的設立與儒家哲學的重建
──熊十力的人格風範與學術貢獻..........................(181)
一 舉頭天外望 無我這般人
──熊十力的人生道路與大格風範....................(181)
(一) 困厄的少年歲月...................................(181)
(二) 走出黃岡 經營天下...............................(184)
(三) 改弦易轍 矢志學術...............................(186)
(四) 放棄佛學歸儒學...................................(190)
(五)《新唯識論》的風波................................(193)
(六) 流寓四川 講學巴蜀...............................(197)
(七) 淒風苦雨二十年...................................(205)
二 設立生命大本 重建儒學哲學............................(212)
(一) 反求實證 良知呈現...............................(212)
(二) 即用顯體 舉體成用...............................(217)
(三) 本體流行 翕辟成變...............................(218)
(四) 量智有能亦有限...................................(221)
三 出入百家 歸易闡易....................................(225)
(一) 出入百家 以易為歸...............................(225)
(二) 力排百世棋議 獨標孔子著《周易》.................(227)
(三) 乾坤並建 極天地之意蘊...........................(231)
(四) 以易為本 闡發內聖外王之道.......................(234)
四 熊十力之所以為熊十力..................................(237)
(一) 抗拒世俗 脾睨名流 確乎其不可拔.................(238)
(二) 傲然獨立 砥柱中流...............................(240)
(三) 克己自省 反求諸己...............................(240)

第五章 生生哲學論衡
──方東美對生命本體的高揚與文化哲學的探索...............(247)
一 詩哲方東美............................................(247)
二 生生哲學的建構........................................(249)
(一) 含情而得生 契理乃得存...........................(249)
(二) 生生不己 和諧中道...............................(251)
(三) 生生之理.........................................(254)
三 文化哲學的探索........................................(258)
(一) 以價值為中心的文化觀.............................(258)
(二) 理想文化藍圖.....................................(260)
(三) 會參中西 再建中國文化...........................(265)
四 方東美生生哲學之評價..................................(271)

分論篇(下)

第一章 學術與政治之間的巨筆
──徐復觀的學術方法與政治理想...........................(277)
一 由政壇向學壇的轉向.....................................(277)
二 學術態度比學術方法更重要...............................(280)
(一) 自己的頭腦好比是一把刀 西方哲
人著作好比是一塊砥石..............................(280)
(二) 學術方法是出自治學歷程中所蓄積的經驗的
反省 方法的效果與治學的功力成正比................(284)
(三) 治學的態度比治學的方法更重要......................(289)
(四) 實事求是 多多反省................................(292)
三 由民主跳向民主
──中國政治出路之理論探討............................(296)
(一) 政治理想與政治現實的衝突:二重權源................(296)
(二) 由民主跳出一步轉向民主:德治主義與民主政治的融合..(302)
(三) 徐、牟政治設計之異同..............................(307)
四 徐復觀在當代新儒學發展中的地位.........................(309)

第二章 道德自我的肯定與人文世界的開顯
──唐君毅思想述要.......................................(313)
一 中心觀念的確立:道德自我的肯定.........................(314)
(一) 心路歷程..........................................(315)
(二) 宇宙悲涼 人生虛幻................................(317)
(三) 虛幻宇宙的否定 道德自我的呈現....................(319)
(四) 人之全部活動都是精神活動..........................(322)
(五) 人生之旅與重返人間................................(326)
二 依本成末 人文世界之開顯...............................(331)
(一) 道德為本 文化為末................................(332)
(二) 本強末弱 中國文化人文世界開顯之不足..............(334)
(三) 依本成末 全面開顯中國文化的人文世界..............(338)
三 轉識成德 由漸入顯
──評唐君毅的九境哲學................................(340)
(一) 我感故我在──九境哲學的前提......................(341)
(二) 客觀三境:個體 類 功能..........................(344)
(三) 主觀三境:感覺 觀照 實踐........................(351)
(四) 超主觀三境:耶 佛 儒............................(362)
(五) 九境之轉易開合....................................(376)

第三章 本內聖之學以解決新外王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學與儒學第三期之發揚.................(383)
一 下學上達 智窮見德
──牟宗三的生活道德與學思歷程.....................(383)
(一) 生活的道路........................................(383)
(二) 學思的轉進........................................(388)
二 消融康德哲學系統 重建中國哲學.........................(395)
(一) 道德形上學與道德底形上學..........................(395)
(二) 道德的形上學的理論前提............................(397)
(三) 無執的存有論......................................(402)
(四) 知體明覺之自我坎陷──開出執的存有論..............(406)
(五) 圓教成而圓善明....................................(412)
(六) 真善美之圓成......................................(417)
三 本內聖之學以解決新外王.................................(421)
(一) 中國文化本質特徵之探討............................(422)
(二) 中國文化缺飲民主與科學之故........................(430)
(三) 中國文化如何走向現代化
──良知自我坎陷說之評價.........................(436)
四 儒家式人文主義之建構
──儒學第三期之發展如何可能..........................(441)
(一) 儒學三期發展說....................................(442)
(二) 第三期儒學之理論網維..............................(445)
(三) 三統說之論衡......................................(452)
五 百年儒學之進程與牟宗三學術地位之衡定...................(455)

校后記............................................................(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