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人學視野》
王杰:《儒學文化的人學視野》,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

序 (葛榮晉)

導論 [1]

第一章 殷周時期對 "民" 的初步認識 [11]
一、 原始宗教對殷商 "神人" 觀念的影響 [11]
1. 周人之 "天命觀" [24]
2. 周人對民事力量的重視 [26]
二、 "神民互補" 觀念下 "民本" 思想的提出與完善 [23]
1. 神的權威的至上性 [12]
2. 神的地位的下降與民的意識的出現 [18]


第二章 春秋時期人文思潮的興起 [38]
一、 春秋時期的 "重人事、輕鬼神" 思想 [38]
1. 春秋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 [38]
2. 春秋時期天人關係的分離 [42]
二、 "天人相分" 及 "以人為本" 思想的進一步確立 [44]
1. 春秋時期的無神論思潮與人本主義思潮 [45]
2. 春秋時期天人相分觀念的進一步確立 [49]

第三章 儒家人學思想的奠基者--孔子的人學思想 [58]
一、 孔子人學思想之發生 [58]
二、 天命、人性與人學思想之價值源頭 [63]
1. 孔子之經歷及《論語》一書 [63]
2. 孔子之論 "天命" [65]
3. 孔子之論 "人性" [72]
三、 "仁" 的學說與人學思想之價值核心 [75]
1. 孔子關於 "仁" 的態度 [75]
2. 孔子對 "仁" 的闡釋 [79]
3. 孔子對 "仁" 的另類解讀 [90]
四、 "禮" 的學說與人學思想之價值規範 [94]
1. "禮之用" 及其表現 [95]
2. 關於 "孝悌" 原則 [99]
五、 理想人格模式與人學思想之價值目標 [100]
1. 關於理想人格的不同層次 [101]
2. 實現理想人格的方法 [106]

第四章 尋求內聖之道 -- 孟子的人學思想 [110]
一、 孟子所處之時代與思想背景 [110]
1. 孟子所處之時代 [110]
2. 郭店楚簡:一個探詢孟子思想來源的新視角 [113]
二、 天命、人性與人的道德規定 [117]
1. 天命觀與人的主觀能動性 [118]
2. 對人性問題的系統考察 [122]
三、 仁義、仁政與治國方略 [128]
1. 仁義學說與道德價值論 [128]
2. 仁義學說與政治理想 [134]
四、 人的劃分與社會分工理論 [140]
五、 道德修養與自我價值完善方法 [143]
1. 修身、修心與道德修養 [144]
2. 節欲寡欲與存心養性 [146]
3. 物質利益與道德原則 [149]
4. 理想人格的設計 [153]

第五章 建構外王之學 -- 荀子的人學思想 [157]
一、 天人相分與主體價值的確立 [158]
1. 荀子人學思想之理論前提 [158]
2. 明於天人之分與制天命而用之 [162]
二、 人性論與人性改造之途徑 [168]
1. 荀子對人性惡的証明 [169]
2. 人性惡與化性起偽 [173]
3. 關於人性改造的途徑 [177]
三、 明分使群學說與人的需要理論 [183]
1. 人是構成社會存在的價值主體 [183]
2. 人的欲求與物質匱乏之間的矛盾 [187]
3. 解決矛盾的唯一方式 -- "分" [188]
4. 人的不同需要層次及重義輕利傾向 [194]
四、 隆禮重法與道德規範約束 [199]
1. 以 "禮" 為核心建構道德規範體系 [199]
2. 隆禮重法與王霸雜陳 [202]
3. 悖論: 陷入人治 -- 聖人萬能論的怪圈 [204]
五、 君舟民水理論與國家網維原則 [208]
1. 一個形象比喻 -- 君舟民水說 [208]
2. 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 [212]
3. 國家穩定的三項基本原則 [213]
六、 先王、後王並重與歷史意識的覺醒 [218]
1. 關於先王、後王的幾種觀點 [218]
2. 先王 --濃縮了的理想人格形象 [222]
3. 法後王: 對現實人格的價值認同 [225]
4. 先王、後王:對歷史與現實的新理解 [228]
七、 理想人格模式與社會理想目標 [230]
1. 理想人格建構的前提設定 [231]
2. 理想人格的層次劃分與社會理想目標的實現 [233]

第六章 儒家人學思想的進一步完善 -- 《大學》、《中庸》的人學思想 [244]
一、 《大學》、《中庸》之作者及成書年代辨析 [244]
1. 《大學》之作者及成書年代 [244]
2. 《中庸》之作者及成書年代 [248]
二、 三綱領: 對道德主體實踐的指導 [252]
1. 三綱領之一 --明明德 [253]
2. 三綱領之二 --新民 [256]
3. 三綱領之三 --止於至善 [258]
三、 八條目: 個體道德修為的具體步驟 [259]
1. 修身的步驟 -- 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260]
2. 修身的價值目標 -- 治國平天下 [265]
3. 治國平天下 -- 絜矩之道和以德行道 [268]
四、 中庸之道及以 "誠" 為核心的道修養論 [271]
1. 中庸內涵的轉化及其訓釋 [271]
2. 天命、人性與道 [273]
3. 以 "誠" 為核心的道德修養論 [277]
4. 尊德性、道問學與慎其獨 [282]

第七章 尋求儒家人學的本體論根據 -- 《易傳》的人學思想 [286]
一、 《易傳》成書年代考辨 [286]
二、 "三材之道"與人的主體價值 [289]
三、 《易傳》與理想人格的塑造 [294]
1. 聖人 -- 理想人格的最高體現 [294]
2. 君子 -- 自強剛健的象征 [297]
四、 《易傳》與人的價值的實現 [305]
1. 追求 "真善美利" 的綜合價值 [305]
2. 天人和諧的社會理想境界 [309]

附錄一 吳虞對儒家封建禮教的評判 [312]
附錄二 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與主體價值問題 [328]

主要參考文獻 [343]

重要詞語索引 [349]

後記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