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是人類運作心思、概念和情意這類記號而開發出來的學說和理論。人文科技則是人類依據人文思索(尤其是人文科學)而開拓成就而出的運作心思、概念和情意的結構方法和工作程序及步驟,用以成全人類實用上的、情懷上的和理論上的種種期望和要求。
人類各種族、各區域、各世代全都不斷發展其人文科學和人文科技。中國的傳統文化──當然包括儒家文化──在這方面更是優為之而善為之的一個成例。就以儒家為例:從春秋戰國時代的儒學和儒術的源起發繁開始,直到宋明心學與理學,以至今時今日之新儒學,人類心靈的開發和建設一直是其中最基本而重大的思索課題、爭議條目和演作要領。不論是「誠意」、「正心」,或是「養心」、「養氣」和「養性」,在基本根底上都朝著塑造人類心靈,開發人類心境和營造人類心地,以及演化人類心性的方向尋覓探索和求精求進。從哲學記號學的觀點看,這是人文的探索和人文科學的開拓發展的典型例子。後世的「功夫論」更是在這種意義的延申之下,對於塑造人類心靈和演化人類心性的人文科技之理論探索和系統建構。這是儒家的記號文化開展的基要所在,也是日後發展新世紀的儒學以及開拓新時代的儒術所可望秉承的方法基礎和運作憑據。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潮復興可以從這個方向去「著眼」和「著手」。(當然,傳統的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儒家文化而已。)
2000年8月續寫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