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校對

何秀煌著。《記號•意識與典範──記號文化與記號人性》,東大圖書公司,臺北,1999。

前言

對於從事哲學活動的人來說,他的思考總是在文明傳統和時代困局之間徘徊;他的情懷也不斷在人生的開展和人性的演化之間停落。這本文集所收編的內容就是這兩年來作者這類思考和這類情懷的心跡寫照。
雖然文章是這兩年之內寫成的,可是其中所表達的思考和情懷卻是作者近二、三十年的心聲的延伸、加強和詮釋。作者試圖由不同的問題入手,發揮那種思考,表露那種情懷。
這個世紀是人類爭取自由與解放、自覺和自決的年代。在熱情地呼籲,努力地奮進和不懈不怠地拓展之後,我們清楚地發覺當今的人類正處於一種史無前例的「生態環境」之中,懷著與過去很不相同的心情,過著和以往大異其趣的生活。展望歷史,著眼現在。今日我們固然擁有今日的愉悅和興奮•可是仔細一想,當今我們也經歷著當今的憂鬱和痛苦。從過去獨斷的桎梏裡解放出來以之後,人類獲得了什麼樣的自由?他怎樣珍惜並保愛這種自由?怎樣發揮和利用這種自由?在這樣的自由的心情和自由的風氣之下,人類又建立了什麼樣的自覺?他做出了什麼樣的自決──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文化,面對人性?
表面看來,當今的人類正擁有豐富的思想和有力的技術,可以用來解決人生的問題,用來解決社會的問題。不過,在仔細觀察和認真思想之後,我們可能又發現就在我們枝枝節節地設法解決我們的人生問題的時候,就在我們片片面面地努力排除我們的社會問題的同時,那巨大而又沉重的文化問題依然懸掛在那裡,棄之不能,也揮之不去。同樣地,那普遍而又無處不在的人性問題更加浮現在那裡,無法跨越,也無法迴避。本來我們只顧計慮人生的問題,演變下來,令我們接著關心文化的問題;原先我們只想考慮社會的問題,到了最後,我們又不得不跟著注視人性的問題。
在這本文集裡,作者試圖將這種種的問題關聯起來。作者從哲學記號學的角度入手,考察追索人類開拓「記號文化」,發展深層意義樣態、經略人生內涵、精進生命形式以及演化文明人性的動因和歷程,從中領略人類怎樣成為理性的動物,成為感情的動物,成為道德的動物,成為價值的動物,成為意志的動物,成為願望的動物。我們不只是人類的一分子,我們更是記號文化的成果。我們不只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我們更是「記號人性」的見證。每一個人都在經由他的記號行為──通過他的言的記號和行的記號──在悠遠漫長的人性演化的歷程中,活出一個人生的榜樣。

何秀煌寫於香港
199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