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校對
何秀煌譯。《符號邏輯導論》,三民書局,台北,1972。

譯者序

在符號邏輯的教本當中,這是一本罕見的好書。
就題材上言,它不但處理了一般邏輯家在所謂初階邏輯裡所討論的範圍,而且進一步引介在符號邏輯裡新近發展的類目。因此,讀者在本書中,不但讀到了真值函數的邏輯和帶有等同的量化論,而且還學到模態邏輯和時態邏輯等等。
就處理方式而言,本書作者採用了多種邏輯方法,並陳共列;比其得失,論其成就。在邏輯系統的構作上,則設理法和自然演繹法兼收;在判定問題的解決上,則普通真值表法,特種真值表法,模型論法以及語意圖表法並列。
就應用上言,作者不但注意到符號邏輯對於日常論證上的助益,而且進而指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功能。於是,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布爾代數,電路設計,皮阿諾算術和個體演算等等的數學,電機和哲學系統。
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於邏輯理論的後設論,不厭其詳地加以發展和開發。這包括對於邏輯系統上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闡釋,以及對於許多重要後設定理的證明和解說。從藝術的觀點看,邏輯之美在於嚴格,一貫,完全,獨立和系統化。就在後設論裡,我們才真正乘風遊戲邏輯宮闕,而發此曲天上之嘆。
這是一本罕見的好書。因為在多方面,作者盡收了近代邏輯的精華。
不僅從理論上言,此書是一佳構。它也是目前流傳的符號邏輯教科書中,不可多得的範本。譯者將此書採用做為講解符號邏輯的教材歷載經年。其中有教哲學系學生,有教一般學生,有在數學系裡專教數學學生,其效果均佳。尤以本書習題豐富,解說詳細,所問問題富於啟發。誠邏輯教員與學生期待已久的優良讀物也。是故,譯者樂於在此逼人暑夏,將它翻譯,助其流傳,公諸同好。
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常常體驗到沒有適當的中文語彙的困苦。我們符號邏輯的傳統尚短,許多概念還沒有共同接受的表現方式。在此我儘可能地採用約定俗成的譯名和用法。可是在許多時候,我也不得不揚棄舊語,妄添新詞。有關譯名定奪所依據的標準和考慮,讀者可參見譯者所編「英漢漢英對照邏輯語彙初編」裡的導言。最後譯者也趁此翻譯之便,將本書原版中數十處筆誤和錯印地方,悉數加以改正。
原作者是將此書送給他夫人Ann的。

何秀煌於加州
197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