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西 (主部件) 共 3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3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西
甲骨文有兩種字形,第一種象鳥巢形,本義是鳥巢。日已西落,鳥已入巢,故又是「」的初文(羅振玉)。後假借為東西方的西。
甲骨文有兩種字形,第一種象鳥巢形,本義是鳥巢。日已西落,鳥已入巢,故又是「」的初文(羅振玉)。後假借為東西方的西。
一說以「西」名日落之方乃引申用法,而非純粹假借,理由在於「西」原為鳥之歸巢,由此聯想到夕陽西下之時,故名日落之方曰西(杜學知)。第二種字形是「」的假借,「」、「西」古聲同韻近,故得相借,後逐漸演變成西形(張玉金、季旭昇)。
甲金文表示西方之西,又用作地名、宮室名。
《說文》:「西,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凡西之屬皆从西。棲,西或从木妻。卥,古文西。卤,籒文西。」
」表示洗滌。
」從「」,「西」聲,本義為洗滌,為後世「」之本字,今「」又作為「」的簡化字,意謂把水或其他物質散開。《說文》:「洒,滌也。从水,西聲。古文爲灑埽字。」段玉裁注:「洒,滌也。下文云:『沬,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今人假洗爲洒,非古字。按,古有假洒爲峻陗之峻者,如《詩》:『新臺有洒。』《爾雅》:『望厓洒而高,岸;夷上洒下,漘。』《毛詩》:『洒,高峻也。』……古文㠯爲灑埽字。」
卜辭用作地名,如《合集》36789:「才(在)洒貞」。
秦簡表示把水或其他物質散開之義,如《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58背1:「洒以沙」,意謂把沙子散開;又以「西」表示「」,如《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58背2:「取白茅及黃土而西(洒)之」。
漢帛書用作本義,如《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285行:「傅(敷)樂(藥)前洒以溫水」,意謂敷藥之前用溫水洗滌。
古書用作本義,如《後漢書.與服制》:「洒車而後還」。
甲金文從「」從「西」,甲骨文或於「西」外邊加從小點(◎),或不從「西」而從「」,「」象鹽粒,疑「」為器皿的省形,全字象貯鹽於器中之形(參高鴻縉、王國維)。後借用為副詞,相當於「」。
甲金文從「」從「西」,甲骨文或於「西」外邊加從小點(◎),或不從「西」而從「」,「」象鹽粒,疑「」為器皿的省形,全字象貯鹽於器中之形(參高鴻縉、王國維)。與「」、「」構形本義相近。參見「」、「」。
甲金文用為副詞,相當於「於是」,表示因果或相承關係,與「」同。五祀衛鼎:「吏(使)厲誓,迺令(命)參有𤔲。」金文又用作語氣助詞,曾伯陭壺:「隹(唯)曾白(伯)陭迺用吉金鐈鋚,用自乍(作)醴壺。」《爾雅.釋詁》:「迺,乃也。」邢昺疏:「乃,語辭也。迺、乃音義同。」
」小篆作「𠧟」,《說文》:「𠧟,驚聲也。从乃省,西聲。籀文𠧟不省。或曰𠧟,往也。讀若仍。𠨅,古文𠧟。」段玉裁注:「《詩》、《書》、《史》、《漢》發語多用此字作迺,而流俗多改爲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