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倦 | 罷也。从人,卷聲。〔渠眷切〕 (167 / 165) | 人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倦 | 410 | 渠卷 |
![]() |
群 | 全濁 | 牙 | 去 | 山 | 仙/線 | 合 | 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戰國楚系文字從「人」,「龹」聲。小篆從「人」,「卷」聲。「倦」的本義是疲勞、勞累。 41 字 詳解: 戰國楚系文字從「人」,「龹」聲。小篆從「人」,「卷」聲。「卷」從「龹」聲,參見「卷」。「倦」的本義是疲勞、勞累。《說文》:「倦,罷也。从人,卷聲。」如《國語.晉語》:「貳若體焉,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韋昭注:「倦,勞也。」《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倦」也表示懈怠、厭煩。《廣韻.線韻》:「倦,厭也,懈也。」如《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上博竹書二.從政甲篇》簡12:「敦行不倦,持善不厭。」整理者注:「『不倦』,即『無倦』,猶言『不怠』。」「敦行不倦」意謂切實履行而不怠倦。 「倦」引申表示衰減。如《史記.游俠列傳》:「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三國志.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今寧舊疾已瘳,行年八十,志無衰倦。」 「倦」還表示蹲踞。如《淮南子.道應》:「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梨。」高誘注:「楚人謂倨為倦。」 435 字 相關漢字: 人,龹,卷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52 | 周p7 | ||||
李p103 | 何p377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倦」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孜孜不倦, 誨人不倦, 鞍馬勞倦, 娓娓不倦, 孳孳不倦… | (5/5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誨, 厭, 亹, 疲, 怠, 孜, 孳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tired, weary |
v. | be weary of; be tired of; decline |
瀏覽次數: 2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