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匕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匕 | 相與比敘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凡匕之屬皆从匕。〔卑履切〕 (168 / 166) | 匕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匕 | 248 | 卑履 |
![]() |
幫 | 全清 | 唇 | 上 | 止 | 脂/旨 | 開 | 三 | |
匕 | 423 | 呼霸 |
![]() |
曉 | 全清 | 喉 | 去 | 假 | 麻/禡 | 合 | 二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金文象人匍伏之形(徐中舒、趙誠),或側臥之人形(孫雍長),表示湯匙的「匕」是音近假借之故。 46 字 詳解: 甲金文象人匍伏之形(徐中舒、趙誠),或側臥之人形,戰國墓葬出土有側臥女尸,置於仰臥男尸之側,可作為「匕」是「妣」的初文,象側臥的女子,表示女祖先(孫雍長),表示湯匙的「匕」是音近假借之故。 一說象匕匙之形,是匕柶的初文(郭沫若、李孝定)。 甲骨文通讀作「妣」,表示先祖的配偶。又是狩獵之方法(姚孝遂)。金文也通讀作「妣」,我鼎:「且(祖)乙、匕(妣)乙」。又表示匕匙、匕柶,用來取飯或牲肉。仲柟父匕:「仲柟父乍(作)匕,永寶用。」 《說文》:「匕,相與比敘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从匕。」段玉裁注:「匕卽今之飯匙也。」 275 字 相關漢字: 妣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19 | 周p16 | ||||
李p2 | 何p133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匙羹 | |
![]() |
黃p19 | 周p16 | ||||
李p2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匕」字下錄有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圖窮匕見, 匕鬯不驚, 不喪匕鬯, 圖窮匕首見, 匕鬯無驚… | (5/9)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鬯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spoon, knife, dagger |
瀏覽次數: 6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