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娘 | 
 
 | ||
| UTF-8 | E5 A8 98 | 
|---|---|
| 大五碼 | AE51 | 
| 倉頡碼 | 女戈日女 | 
| Matthews | 4683 |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054;(二版)1128 | 
| 康熙字典 | 190 | 
| Unicode | U+5A18 | |
|---|---|---|
| GB2312 | 3679 | |
| 四角號碼 | 4343.2 | |
| 頻序 A/B | 938 | 858 | 
| 頻次 A/B | 2075 | 1007 | 
| 普通話 | ni  ng | |
| 甲骨 | ||
|---|---|---|
| 
 | 
| (部件樹) | 
|---|
| 形義通解 | 
|---|
|  略說: 甲骨文從「女」,「良」聲,本義為少女,後借「孃」之義,表示母親。 32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女」,「良」聲,本義為少女,後借「孃」之義,表示母親,參見「孃」。《唐韻》:「娘,同孃,少女之號。」段玉裁注「孃」云:「又按《廣韻》孃,女良切,母稱。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畫然,故耶孃字斷無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娘」、「孃」二字在唐代以前區分嚴格,前者表示少女,後者表示母親,宋代之後區別漸混,「娘」亦表示母親,稱呼母親為娘的習慣,現代仍保留於中國北方大部分方言中。 卜辭用作人名,如《合集》11423反:「帚(婦)娘」。 古書用作本義,如《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子夜歌》:「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湯顯祖《紫釵記》:「儂家少年得娘憐」;亦用作假借義,如王實甫《西廂記》:「白頭娘不負荷,青春女成擔擱」。 320 字 相關漢字: 女,良,孃 | 
| 其他方言讀音 | |
|---|---|
| 本字庫於「娘」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 成語彙輯 | ||
|---|---|---|
| 徐娘半老, 半老徐娘, 爺羹娘飯, 爺飯娘羹, 丁娘十索… | (5/18) | 詳細資料 | 
| 配搭點: | 
|---|
| 伴, 爹, 姑, 紅, 嬭, 嬸, 新, 子 |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 n. | girl; woman; ma, mum, mother; wife | 
| 瀏覽次數: 13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