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探 | 遠取之也。从手,罙聲。〔他含切〕 (255 / 256) | 手 | 𢲘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探 | 222 | 他含 |
![]() |
透 | 次清 | 舌 | 平 | 咸 | 覃/覃 | 開 | 一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手」,「罙」聲,本義為摸取。 16 字 詳解: 從「手」,「罙」聲,本義為摸取。《說文》:「遠取之也。从手,罙聲。」 《書‧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我則致天之罰。」孔傳:「若爾乃為逸豫頗僻,大棄王命,則惟汝眾方取天之威,我則致行天罰。」 「探」可表示伸出。《戰國策‧韓策一》:「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駃後,蹄間三尋者,不可稱數也。」 「探」亦表示探求。《穀梁傳‧隱公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 「探」也表示打聽。宋曾鞏〈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公之為判官也,府嘗有獄。或探大臣意,謂欲有所附致,公不為動。」 「探」還表示訪問、看望。《漢書‧司馬遷傳》:「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 309 字 相關漢字: 手,罙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5 | 周 | ||||
李p188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 |
黃p5 | 周p63 | ||||
李p188 | 何p3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探」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探囊取物, 探頭探腦, 探幽索隱, 探賾索隱, 探驪得珠… | (5/84)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尋, 花, 訪, 究, 勘, 險, 窺, 密, 囊, 腦, 索, 試, 賾, 覘, 扒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try; tempt; essay; scout, spy; search out; inquire after; explore; visit |
瀏覽次數: 2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