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段 | 
 
 | ||
| UTF-8 | E6 AE B5 | 
|---|---|
| 大五碼 | AC71 | 
| 倉頡碼 | 竹十竹弓水 | 
| Matthews | 6543 |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155;(二版)2310 | 
| 康熙字典 | 512 | 
| Unicode | U+6BB5 | |
|---|---|---|
| GB2312 | 2246 | |
| 四角號碼 | 7744.7 | |
| 頻序 A/B | 369 | 391 | 
| 頻次 A/B | 7631 | 3038 | 
| 普通話 | du  n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 段 | 椎物也。从殳,耑省聲。〔徒玩切〕 (66 / 61) | 殳 | 
| 形義通解 | 
|---|
|  略說: 金文從「石」從「殳」,「殳」象手持錘子,會手持錘子於石上鍛打之意,是碫石的「碫」、鍛鍊的「鍛」的表意初文。本義是捶石鍛鍊。 61 字 詳解: 金文從「石」從「殳」,「殳」象手持錘子,會手持錘子於石上鍛打之意,是碫石的「碫」、鍛鍊的「鍛」的表意初文。本義是捶石鍛鍊。《說文》:「段,椎物也。从殳,耑省聲。」《說文》:「碫,厲石也。」段玉裁改「厲石」為「碫石」。 春秋宋褚師段、鄭印段、公孫段皆字子石,可見「段」即「碫」之古字。 「段」所從的「石」字的「口」形簡省為兩短橫,同類寫法參見「叚」字。 金文表示捶打金屬使堅,兵器鑄出之後,還要經過撻鍛,然後鋒刃才能鋒利(黃盛璋),典籍作「鍛」。十八年相邦平國君鈹:「邦右伐器,段(鍛)工帀(師)吳[疒足]。」「工師」是負責鑄造銅器的職官,銘文加「段」字,說明該工師主管之工序。《書.費誓》:「鍛乃戈矛,礪乃鋒刃。」又用作姓氏和人名。段簋:「王𥣫段𤯍」。 戰國竹簡借「椯」為「段」,《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詰咎》簡40背:「以鐵椎椯之」,「椯」讀為「段」,「段」後作「鍛」(劉樂賢)。 漢簡「段」讀作「碫」,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勢》:「如以段……」十一家本作「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孫星衍校本謂「碬」為「碫」之誤字。 「段」讀作「鍛」,《馬王堆漢帛書.五十二病方》第200行:「即以鐵椎改段(鍛)之」。武威漢簡《儀禮服傳》:「段而勿灰」。今本「段」作「鍛」。同「」字 546 字 相關漢字: 石,殳,碫,鍛,口,叚,椯,碬 | 
| 其他方言讀音 | |
|---|---|
| 本字庫於「段」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 成語彙輯 | ||
|---|---|---|
| 不擇手段, 一刀兩段, 碎屍萬段, 一劍兩段, 出塵體段… | (5/11) | 詳細資料 | 
| 配搭點: | 
|---|
| 階, 罨, 落, 路, 片, 身, 手, 碎 |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 n. | section; piece; division; part, segment; paragraph, passage | 
| v. | hammer, forge (arch.) | 
| 瀏覽次數: 120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