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紛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紛 | 馬尾韜也。从糸,分聲。〔撫文切〕 (276 / 277) | 糸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紛 | 112 | 撫文 |
![]() |
敷 | 次清 | 唇 | 平 | 臻 | 文/文 | 合 | 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糸」,「分」聲。本義是馬尾韜,即綰束馬尾的織物。 26 字 詳解: 從「糸」,「分」聲。戰國楚系文字或從「糸」從「貧」,「貧」亦從「分」聲。「紛」的本義是馬尾韜,即綰束馬尾的織物。《說文》:「紛,馬尾韜也。从糸,分聲。」《釋名.釋車》:「紛,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紛」引申表示花邊,如《周禮.春官.司几筵》:「設莞筵紛純,加繅席畫純。」鄭玄注:「紛如綬有文而狹者。」又指旗上的飄帶,如《文選.楊子雲〈羽獵賦〉》:「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青雲為紛,紅蜺為繯,屬之乎崑崙之虛。」李善注引韋昭曰:「紛,旗旒也。」 「紛」表示盛多、繁多。如《楚辭.九章.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紛云,湛恩汪濊,群生霑濡,洋溢乎方外。」顏師古注:「紛云,盛貌。」 「紛」也表示雜亂、混亂。如《管子.心術上》:「紛乎其若亂,靜之而自治。」《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紛」引申表示糾紛、紛爭。如《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史記.滑稽列傳》:「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472 字 相關漢字: 糸,分,貧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14 | 周p128 | ||||
李p36 | 何p99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紛」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排難解紛, 紛至沓來, 議論紛紛, 五彩繽紛, 聚訟紛紜… | (5/79)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繽, 七, 沓, 遝, 糾, 紅, 鷇, 難, 呶, 糅, 排, 毿, 紜, 資, 眾, 縕, 颮, 獊, 繷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confused; mixed; numerous; tangled; profuse |
adv. | disorderly |
瀏覽次數: 1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