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繻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繻 | 繒采色。从糸,需聲。讀若《易》:繻有衣。【臣鉉等曰:《漢書》傳符帛也。】〔相俞切〕 (274 / 275) | 糸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繻 | 75 | 人朱 |
![]() |
日 | 次濁 | 齒 | 平 | 遇 | 虞/虞 | 合 | 三 | |
繻 | 75 | 相俞 |
![]() |
日 | 次濁 | 齒 | 平 | 遇 | 虞/虞 | 合 | 三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 | 周 | ||||
李 | 何p369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襦」字 | |
![]() |
黃p41 | 周p131 | ||||
李p350 | 何p30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彩色的絲織品;古代以割裂的繻,作為出入關隘的憑證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繻」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棄繻, 棄繻年 | (2/2)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color silk fabrics; fine thin silk; a silk pass; the fine gauze; the frayed edges of silk; silk torn into pieces, one of which was given as a credential and the other retained |
瀏覽次數: 1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