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趫 |
|
|
小篆 | 金文 | (部件樹) | 甲骨 | (部件樹) | 簡帛文字 | 其他 |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趫 | 善缘木走之才。从走,喬聲。讀若王子蹻。〔去嚻切〕 (36 / 30) | 走 | 趫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趫 | 善缘木走之才。从走,喬聲。讀若王子蹻。〔去嚻切〕 (36 / 30) | 走 | 趫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趫 | 150 | 巨嬌 |
![]() |
群 | 全濁 | 牙 | 平 | 效 | 宵/宵 | 開 | 三 | |
趫 | 151 | 起嚻 |
![]() |
溪 | 次清 | 牙 | 平 | 效 | 宵/宵 | 開 | 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趫」從「走」,「喬」聲,本義是善於爬樹。 21 字 詳解: 「趫」表示善於爬樹攀高。《說文》:「趫,善緣木走之才。从走,喬聲。讀若王子蹻。」 「趫」引申為行動敏捷。《荀子》:「輕利僄遫,卒如飄風。」楊倞注:「言楚人之趫㨗也。僄,亦輕也。」現代漢語還用「趫健」來表示敏捷強健。 「趫」引申指強壯,《呂氏春秋.悔過》:「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趫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高誘注:「趫,壯也,故進能㓕敵,去之能疾也。」 金文此字張亞初釋為從「走」從「喬」的「趫」字,然而所謂的「喬」旁上部與一般的「喬」字有別,疑此字並非從「喬」的「趫」字。金文用作人名。 263 字 相關漢字: 走,喬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 | 周p170 | ||||
李p310 | 何p17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矯健;緣木善走 |
配搭點: |
---|
踔 |
瀏覽次數: 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