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它 (主部件) 共 2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2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一條蛇,是「」的初文。後借作第三人稱代詞。
金文「」字中間一豎是甲骨文「」字蛇身花紋的簡化,省去中間一豎是較晚的寫法。古文字「」、「」皆象蛇,其分別是:甲金文「」象身體的部分比較粗,「」的蛇身較細(參裘錫圭)。楷書蛇頭變為「」,蛇身變為「」(沈培)。
後來,因為「」被借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的「」,於是「」加注「」旁,以表示「」的本義。然而「」之所以被借作第三人稱代詞,其實並非單純因為同音的緣故,而實有意義上引申的關係,這一點,從許慎《說文》對「」的說明即可找到線索。《說文》:「它,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蛇,它或从虫。」他的意思是說,古人的居所近草,害怕有蛇,因此彼此相見,都以「無它乎」相詢。由於「有它」、「無它」慣常地成為了人際相詢的對象、話題,故「」慢慢地也演變成一般意義的第三人稱代詞,並且成為「」字於後世的主要意義。代詞的「」,即其它的「」,現代漢語「其他」的「」本來假借「」的初文「」來表示(裘錫圭)。《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表示其他的「」,到了唐初,才真正發展成人稱代詞的「」,《寒山詩集》:「可貴天然物,覓他無伴侶,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參郭錫良)。古時第三人稱代詞無男、女、物之分,「」、「」在古漢語裏表示同一個詞,現代漢語受英語的影響,才把「」指男性,「」指女性,「」指物。而「」指第三人稱單數主要用於漢語官話及書面語系統。非官話第三人稱單數有很多不用「」的例子,如粵語的「」,閩語的「」。
甲骨文表示蛇,《合集》20332:「丙戌卜:三十它(蛇)」。又用作人名、地名。
金文表示其他、別人,羌伯簋:「它邦」,即「他國」、「別國」。又通假為「」,白正父匜:「乍(作)旅它(匜)」,「」是水器,表示製造隨行用的匜。
戰國文字表示蛇,《郭店簡.老子甲》簡33:「螝(蝟)蠆蟲它(蛇)弗蠚」,表示虺蠆蟲蛇不螫、不咬。《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20:「南方之旗以它(蛇)」,表示南方之旗用蛇(為圖案)。又表示其他、他人,《上博竹書三.周易》簡9:「冬(終)逨(來)又(有)它吉」,意謂終會有其他人來而得吉(季旭昇)。《上博竹書七.吳命》簡8:「以陳邦非它也」。又通假為「」,《郭店簡.忠信之道》簡7-8:「君子丌(其)它(施)也忠」,「」可表示恩惠,意謂君子施恩忠厚。《郭店簡.六德》簡14:「因而它(施)錄(祿)安(焉)」,表示布施爵祿。《上博二.民之父母》簡12:「它(施)﨤(及)子孫」,意謂延續至子孫。《上博二.民之父母》簡13:「它(施)﨤(及)四國」,「四國」即四方,意謂延伸至四方。
甲骨文從「」,「」聲,篆文從「」,「」聲,本義疑為衣架。
」字金文所無,甲骨文從「」,「」聲,篆文「」改為「」,並加從「」而成「」,故「」字篆文從「」,「」聲,本義疑為衣架。《說文》:「椸,衣架也。从木,施聲。」
卜辭用同「」,如《合集》22159:「椸示」,「椸示」即「它示」,「」指直系先王以外的先王,即旁系先王(參徐中舒等)。
古書「」用作衣架之義,如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椸無完衣」,意謂衣架上沒有完整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