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巳 (主部件) 共 4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4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構形有兩說,一說象胎兒之形(高田忠周)。一說象蛇蟲之形。
甲金文構形有兩說,一說象胎兒之形(高田忠周)。一說象蛇蟲之形。《說文》:「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說文》:「巳,巳也。四月,陽气巳出,陰气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凡巳之屬皆从巳。」「」與「」字後皆借為十二地支(第六及第一)。
甲金文「」又是「」的省體,用為「」,工吳王劍:「工(攻)吳王乍(作)元巳(祀)用」。除用作「」外,金文用法有五:一,用作地支名,車嗇夫鼎:「癸巳」。二,表示終止,典籍作「」,許子鐘:「眉壽母(毋)巳(已)」。三,用為句首嘆詞,盂鼎:「巳﹗女(汝)妹辰又(有)大服。」《尚書.大誥》:「巳﹗予惟小子。」孔安國傳:「巳,發端嘆辭也。」四,用為句末語辭,典籍作「」,吳王光鑑:「往巳(已)弔(叔)姬,虔敬乃后。」五,「巳巳」表示怡悅和樂貌,典籍作「怡怡」。《論語.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馬融注:「怡怡,和順之貌。」
」從「」,「」聲,用作河流的名稱,表示匯入主流的支流。
」表示從幹流(即主流)分支出來之後又注入幹流的河流。《說文》︰「汜,水別復入水也。」《爾雅.釋水》︰「水决復入爲汜。」《疏》︰「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甲骨文辭義不明,一說用作地名(彭邦炯,島邦男)。
甲金文從「」,「」聲。「」表示輕輕地打,「」表示打之則改過(李陽冰)。
甲金文從「」,「」聲。「」表示輕輕地打,「」表示打之則改過(李陽冰)。《說文》:「攴(攵),小擊也。」
從「」(甲金文)與從「」(始見於小篆)的「」為一字。「」、「」是聲符,古音相近。
甲金文表示改變,甲骨文「弜改」,即不改、不變。𦅫鎛:「勿或俞(渝)改」。
《說文》:「改,更也。从攴己。」李陽冰曰:「己有過,攴之卽改。」《說文》:「攺,㱾改,大剛卯,以逐鬼鬽也。从攴巳聲。讀若巳。」
甲金文從「」,「」聲。古「」、「」一字,「」表示停止,「」字會祭祀永續,香火不斷之意。
甲金文從「」從「」,「」是聲符。古「」、「」一字,「」可表示完畢、停止,許慎認為「」字會祭祀永續,香火不斷之意。《說文》:「祀,祭無已也。从示巳聲。禩,祀或从異。」
甲骨文表示年,商代末期以五種祀典對先王先妣輪流祭祀一次大約需要三百六十日,與一年的日數相當,所以用「」來表示一年。《爾雅.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合集》37836:「隹(唯)王二祀」。又表示祭祀,《合集》9658:「祀岳」。金文表示祭祀,天亡簋:「王祀于天室。」中山王圓壺:「鄉(饗)祀先王。」西周銘文有沿用商代習慣稱祀,大盂鼎:「隹(惟)王廿又三祀。」《尚書.伊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