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東 (主部件) 共 6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6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袋子。借為東方之「」。
甲金文象囊袋中載物而綁束兩端之形,本義是袋子。借為東方之「」。《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甲金文象囊袋中裝滿東西,兩端無底而以繩束綁之形。「」、「」、「」、「」字形相近,「」、「」是一字之分化,參見「」。「」甲金文皆借為方位詞,表示東方。如「東土受年」(《合集》9735)。臣卿鼎:「公違省自東,才(在)新邑。」殷簋:「東啚(鄙)五邑」。
「東方」是日出之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古時行禮,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主人家叫「東主」、「東道主」,又如「房東」指出租房屋的人;「店東」指店主。粵語俗語云:「東家唔打打西家」,「東家」指僱主、上司,全句意謂不給這個僱主打工,便給另一個僱主打工。
由於太陽從東方昇起,東方象徵「」,西方象徵「」。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曰西王母。」
「東王公」是天界的統領,領導男性神仙,與統領女性神仙的「西王母」齊名。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是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武氏祠前石室(武榮祠)東面山牆的山尖部位刻有東王公畫像,西面山牆的山尖部位則刻有西王母畫像。畫中東王公頭戴山形冠冕,兩肩皆有羽翼,端坐在榻上。榻的兩旁各有一羽人(有翅膀的人)侍奉。榻下有一個卷尾羽人和一條飛龍。
古書記載「東王公」住在石室,與武氏祠相合,不過具體面貌有別。《神異經.東荒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髮皓白,人形鳥面而虎尾,載一黑熊,左右顧望。」
《說文》:「東,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說文》分析「」字為從日在木中,不確。
甲金文「」會人背負重物之意,本義是沈重。
甲金文從「」從「」(象囊橐之形),商代象形金文作人背負囊橐之形,意會人背負重物,本義是沈重(柯昌濟、何琳儀)。從「」除表意之外,也是「」的聲符。甲骨文所從的「」(囊袋)或置於人形之下,而西周以後金文「」與「」共用筆畫,中豎合寫,為小篆字形所本。部分字形下加「」旁,表示人站在地上。
金文有幾種用法:一、是一種容器、量器的名稱,典籍作「」,春成侯壺:「春成侯中府,為重(鐘),冢(重)十八益(鎰)。」二、用作地名,井侯簋:「易(賜)臣三品:州人、重人、墉人。」三、用作姓氏,即典籍的「」氏,十年洱陽令戈:「左庫工帀(師)重(董)棠」(參孫敬明、蘇兆慶)。
戰國竹簡「」通假作「」,如《上博楚竹書二.容成氏》:「飤(食)不童(重)味」,表示吃飯時不用兩種菜餚。
《說文》:「重,厚也。从𡈼東聲。凡重之屬皆从重。」
甲骨文從二「」,後加從「」。「」象袋子,二「」象一對袋子之形。「」是增繁符號,本義是一雙、成對(丁山、林澐),引申為曹偶、同輩。
甲骨文從二「」,後加從「」。「」象袋子,二「」象一對袋子之形。「」是增繁符號,本義是一雙、成對(丁山、林澐),引申為曹偶、同輩。古書中「」有用作本義,表示偶數,《楚辭.招魂》:「分曹並進」,王逸注:「曹,偶。言分曹列偶,並進技巧。」表示分成兩組齊頭並進。
一說「」是表示嘈雜、吵耳的「」的本字(戴侗、高鴻縉、王獻唐),故從「」為意符,可備一說。
金文在「」中間加一短橫為飾筆,訛變為「」,至小篆「」訛變為「」。中山王方壺「𣍘」字省去一「」形,後世楷書則簡省合併二「」形作「」。古璽用作國名、姓氏,故加從「」為意符。
甲骨文用作國名、地名。金文用作族氏名、人名。又用作古國名,周武王封弟曹叔振鐸於曹,今山東定陶附近(何琳儀)。又假借為「」,《說文》:「遭,遇也。」中山王方壺:「適曹(遭)郾(燕)君子噲,不顧大義。」表示剛巧遭逢燕國君主子噲,不顧全道義。
漢帛書也假借為「」,表示逢、遇,《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204行:「舜雖賢,非適禺(遇)堯,不王也。湯、武雖賢,不當桀、紂,不王天下。三王者皆賢矣,不曹(遭)時不王。」表示舜、成湯、周武王都是賢人,然而,若不是遇到適合的時勢,不會成為君王。
《說文》:「𣍘(曹),獄之兩曹也,在廷東。从㯥,治事者。从曰。」徐鍇:「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段玉裁注:「曹,今俗所謂原吿、被吿也。曹猶類也。」「曹之引伸爲輩也、羣也。」
從「」,「」聲,本義為水名,指發源於山西省發鳩山的「濁漳水」。
」之本義為水名,《說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同時也有「暴雨」義。《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楚辭.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意謂命令旋風開路,指使暴雨洗塵。
甲骨文「」字只見於《合集》11156,意義不明。
」又通假為「」,《說文通訓定聲.豐部》:「涷,叚借為凍。」銀雀山竹簡《晏子.八》:「毋(無)涷餒之民」,「涷餒」之「」字為寒冷義,通「」。
」與「」音同而義不同,前者指「水名」或「暴雨」,後者由本義「」引申為「寒冷」,應注意兩字之區別。
甲金文從「」從「」,「」、「」是一字之分化,可互換,「」是「」的聲符。本義疑為招請、延請。
甲金文從「」從「」,甲骨文或從「」,是「」字的異體。「」、「」是一字之分化,可互作無別,參見「」、「」。「」是「」的聲符。
金文表示徵召,招請,叔家父簠:「用速先□者(諸)兄」,表示延請兄弟。《周易.需》:「不速之客」。《儀禮.鄉飲酒禮》:「主人速賓」。
」亦作「」、「𧫷」,《說文》:「速,疾也。从辵束聲。遬,籀文从欶。𧫷,古文从欶从言。」
楚簡「」表示迅速,《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撞鼓,禹必速出」。表示若有警報,大禹必定會迅速地出來。
甲骨文「」字或從田,疑為「」之初文(裘錫圭),本義是糧田。
」字的構形初義未有定論。甲金文從「」從「」,「」象囊袋,異體從「」,疑「」是「」之初文(裘錫圭),本義是糧田。一說會太陽底下量度東西之意(于省吾、劉興隆),本義是衡量、量度。《說文》:「量,稱輕重也。从重省,曏省聲。𨤦,古文量。」
甲骨文構形有多種說法,何琳儀認為從「」從「」,昜、東共用豎筆,「」是量的聲符。孫常敍認為不從「」,所謂「」形象囊袋的袋口,象張囊橐之口以量物之形,按此說與字形不合,「」已象袋子上下兩端皆有束縛,故不能再象袋口。郭沫若認為此字是「」的古文,象太陽從東方昇起,大放光明,按此說雖可從聲音方面說明「」與「」的關係,但除音理之外,與「」字的用義難以連繫。甲骨文又有從「」和從「」之形,或不從「」而從「」形,所謂「」形疑為筆畫增繁所致。
甲骨文用為人名和地名,金文用為國名和人名,戰國竹簡用作衡量之意,《上博楚竹書二.容成氏》:「不量丌(其)力之不足」。又表示度量衡之度量,《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慎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