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𠂤 (主部件) 共 6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6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𠂤
甲骨文有兩種字形,一種象垂直豎立的山丘,本意是小「」(孫海波),裘錫圭認為「𠂤」是古「」字,指古時人工堆築的堂基;一種作兩個彎曲的扁圓形相連,加藤常賢認為象人的臀尻。疑為「」的初文。
甲骨文有兩種字形,本來分別為兩個字,後相混為一(裘錫圭指出,第三期以後的卜辭裏,二字的區分就不那麼嚴格了)。第一種字形垂直,象山丘,是「」的古字,指人工堆築的堂基一類建築,引申表示高地。「」是高出於地面的,故從「」聲的字往往含有高出的意思。第二種字形彎曲,象臀部。「」從「殿」聲,「殿」是高大的堂。兩種字形都有高出之意。「𠂤(堆)」、「殿」是同源詞。第二種字形多用來表示師旅、軍隊,季旭昇認為由於軍隊多駐紮於高地。甲骨文通假為「殿」,表示殿堂,《合集》10405正:「庭𠂤」,即「庭殿」,指大庭的殿堂(裘錫圭)。
𠂤」甲金文多讀作「」,《說文》「」字下云:「𠂤猶眾也。此與師同意。」表示軍隊駐紥止息之意,《合集》5356:「王宿𠂤(師)」,表示商王駐紥軍隊。又表示軍隊、師旅,如甲骨文「今夕師無禍,寧」,金文小臣[言逨]簋:「白懋父以殷八𠂤(師)征東夷」;金文又見「京師」一詞,表示國都,多友鼎:「武公命多友䢦(率)公車羞追于京𠂤(師)」。參見「」、「」。
《說文》:「𠂤,小𨸏也。象形。凡𠂤之屬皆从𠂤。」段玉裁注:「其字俗作堆,堆行而𠂤廢矣。」
甲金文從「」從「𠂤」,「𠂤」是古「」字,表示師眾、眾人。會眾官員在屋下議事之意。本義是官署、朝廷治事處,引申為官員。
甲金文從「」從「𠂤」,「𠂤」是古「」字,表示師眾、眾人。會眾官員在屋下議事之意。本義是官署、朝廷治事處,引申為官員。《禮記.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鄭玄注:「官,謂朝廷治事之處也。」《漢書.賈誼傳》顏師古注:「官謂官舍」。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1916:「才(在)官。」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官署、官舍、朝廷治事處,競卣:「競各(格)于官」,表示競來到官署。又表示管理,頌簋:「令(命)女(汝)官𤔲(司)成周賈。」表示命你管治成周的商賈、商人。又表示官職,師𠭰簋:「令女(汝)𤔲(司)乃且(祖)舊官小輔、鼓鐘」,表示命令你掌管你祖考的舊官職:小輔和鼓鐘。又通假為「」,[我阝]陵君鑒:「羕(永)甬(用)之,官(綰─寬)攸無疆。」「官攸無疆」即寬裕、悠長,永無休止(張亞初)。
戰國竹簡表示官員、官吏。《上博楚竹書五.三德》簡6:「五官」,《禮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說文》:「官,史事君也。从宀从𠂤。𠂤猶眾也。此與師同意。」段玉裁改為「官,吏事君也。」
一說「」是「」的初文,象師眾、眾人在館舍休息。《說文》:「館,客舍也。」《論語.子張》:「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俞樾認為「百官」即「百館」。
師字從「𠂤」從「」,「𠂤」是小土阜,「」是聲符。由於軍旅駐紮多據土阜以守,故本義是軍隊。
師字從「𠂤」從「」,「𠂤」是古「」字,字形有解作小土阜(孫海波),亦有解作「臀尻」(加藤常賢)。「」是古「」字,象根柢,是「」的聲符(張世超)。由於軍旅駐紮多據土阜以守,故後來「𠂤」遂解作「」。
甲骨文用義不詳,金文多表示職官名,為軍事長官,兼掌行政及教育,又稱「師氏」,仲枏氏鬲:「師湯父有𤔲仲枏父乍寶鬲」;又表示師旅、軍隊,中山王圓壺:「䢦(率)師征郾(燕)」;又用作人名。
甲骨、金文多以「𠂤」表示軍旅,金文多以「」表示師氏這種職官,西周晚期以後金文多以「」表示「工帀」這種職官,「𠂤」、「」後世皆寫作「」,三字可以通讀,學者或認為「𠂤」、「」是「」的省文(戴家祥)。
」漢通讀為「」,漢《碩人》詩銅鏡銘二章:「齒如會師」,《詩.碩人》作「齒如瓠犀」。
《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从帀从𠂤。𠂤,四帀,眾意也。𠦵,古文師。」段玉裁注:「小司徒曰:五人爲伍,五伍爲兩,五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師,衆也。京師者,大衆之稱。衆則必有主之者。周禮師氏注曰:師,敎人以道者之稱也。」
甲金文「」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
甲骨文從「𠂤」從「」,「𠂤」是「」字,古代「」表示軍隊,「」象腳形,腳趾皆向着「𠂤」,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金文從「」從「𠂤」,或從「」,或加從「」。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追趕、追擊,《屯》190:「弜追召方」,表示不要追趕召方。甲骨文「」用於人,「」用於禽獸(楊樹達)。
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追逐、進擊,用於軍事。多友鼎:「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𠂤(師)。」又表示追祭,夨令方尊:「敢追明公賞于父丁」,是說敢用明公賞賜之物追祭父丁(陳秉新)。又用作人名,仲追父方彝:「中(仲)追父乍(作)宗彝。」又有「追孝」一詞,表示孝事先人,即設食祭祀先人,以寄追思。伯椃簋:「用追考(孝)于厥皇考」。《正字通》:「追,祭先而永思不忘也。」《周禮.春官宗伯.司尊彝》:「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鄭玄注:「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也。」
《說文》:「追,逐也。从辵、𠂤聲。」
甲骨文從二「」從「𠂤」,「𠂤」是「」之古文,「」是手形,古代軍隊又稱「師旅」,兩手象指揮之形,會派遣軍隊之意。本義是派遣。
甲骨文從二「」從「𠂤」,「𠂤」是「」之古文,「」是手形,古代軍隊又稱「師旅」,兩手象指揮之形,會派遣軍隊之意。本義是派遣。
」或作「」,皆象手形;或加從「」。金文在「𠳋」基礎上加「」或「」為意符,有行走之意。
甲骨文通作「」,表示有過失(蔡哲茂)。金文用作人名,又表示派遣,明公尊:「唯王命明公遣三族伐東國」。又通作「」,表示過失,大保簋:「大保克敬亡遣」。又表示送葬之物,「遣車」即送殉葬品之專用車(戴家祥),「遣盉」即殉葬的水器。《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
《說文》:「遣,縱也。从辵,𠳋聲。」
甲骨文從「𠂤」從「」,「𠂤」亦是聲符。「𠂤」是古「」字,表示軍隊,「」象掃帚,疑會在戰爭中以軍隊掃除敵人而歸之意(季旭昇、葉玉森),本義是凱旋而歸、返歸、返回、歸還。
甲骨文從「𠂤」從「」,「𠂤」亦是聲符。「𠂤」是古「」字,表示軍隊,「」象掃帚,疑會在戰爭中以軍隊掃除敵人而歸之意(季旭昇、葉玉森),本義是凱旋而歸、返歸、返回、歸還。一說「」是雙聲符字,「」、「」古同字,「」最初可能讀作「」,「」、「」音近,故「𠂤」、「」皆是「」的聲符(沈培)。
金文或加從「」,或加從「」,戰國竹簡多從「」為意符,強調行走之動作。
甲骨文表示返回,《殷虛文字乙編》7961:「貞:王其歸」。又用作方國名,《合集》33070:「歸白(伯)」,郭沫若認為「」即夔國,在今湖北秭歸縣。《水經注》:「又東過秭歸縣之南」下云:「縣,故歸鄉。《地理志》曰:歸子國也。《樂緯》曰:昔歸典叶聲律,宋忠曰:歸即夔,歸鄉,蓋夔鄉矣。」
金文也表示返回,應侯視工鐘:「王歸自成周」,意謂王從成周回來。不其簋:「余來歸,獻禽(擒)。」意謂我回來,進獻所擒。又通假為「」,表示贈送、給予,貉子卣:「王令士道歸(饋)貉子鹿三」,意謂王命令士道給予貉子三隻鹿。《論語.陽貨》:「歸孔子豚」,《經典釋文》:「歸,鄭本作饋。」《左傳.閔公二年》:「歸公乘馬」,杜預注:「歸,遺也。」又用作國名、人名。
戰國竹簡表示歸依(陳偉),《郭店楚簡.尊德義》簡20:「尊仁,親忠,敬壯(長),歸豊(禮)」,「歸禮」即以禮為依歸。
後來「」用來表示女子出嫁,《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說文》:「歸,女嫁也。从止,从婦省,𠂤聲。㱕,籒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