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丰 (包括子部件) 共 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5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是「」的初文,甲金文象植樹於土上,以林木為界之形。一說「」象植物根莖肥大之形,表示植物茂盛。
」是「」的初文,甲金文象植樹於土上,以林木為界之形。(李孝定、郭沫若)一說「」象植物根莖肥大之形,表示植物茂盛。(高田忠周、何琳儀、黃德寬)
甲骨文表示方國的封疆。如《合集》36528反「四丰方」、《合集》36530「三丰方」和《合補》11284「二丰方」等。又用作族名,如《合集》27893:「㠯(以)多田伐又(有)封,廼(乃)…」
金文用作人名,如康侯丰鼎:「康侯丰乍(作)寶[阝尊](尊)。」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第236行「旦取丰卵一潰」,原整理者讀為「丰(蜂)卵」,指蜜蜂的卵。王寧以為「」是一個修飾詞,「丰卵」指大而豐滿的卵,可從。「」表示打破。(參陳劍)全句意謂早上取一大而豐滿的卵打破。
」在傳世文獻中表示草木丰茂,引申表示豐盛。《說文》:「丰,艸盛𡴀𡴀也。」段玉裁注:「引伸為凡豐盛之偁。」例子如《詩.鄭風.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毛傳:「丰,豐滿也。」漢代司馬相如〈長門賦〉:「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又同「」,表示人的風度、風采。如唐代韓凝〈漢齊蓋廟碑〉:「神識沈敏,凜肅丰姿。」《明史.卓敬傳》:「(卓)敬立朝慷慨,美丰姿,善談論,凡天官、輿地、律曆、兵刑諸家無不博究。」
」與「」為二字,不可相混,參見「」。
甲金文從「」,「」聲,「」象從對面走過來的腳,表示路上迎面相遇,本義是相遇,是「𢓱」、「」的初文。
甲金文從「」為聲符,「」表示迎面而來的腳,本義是對面相逢、迎頭相遇。《說文》:「夆,啎也。从夂,丰聲。讀若縫。」段玉裁注:「〈午部〉曰:『啎,逆也。』夆訓啎,猶逢、迎、逆、遇、遻互相爲訓。」從「」取義的字與相遇有關,如「」表示路上相逢,「」表示用針線把兩邊連綴,亦指兩邊縫合之處。參見「」。
有學者認為「」不只是聲符,「」象植樹立界,以畫分封疆,「」象腳履封地(季旭昇);孫常敍則根據金文「」字下加從象雙手的「」,認為象雙手向根敷土,兩相碰合,故有相逢、遇合義。二說皆認為「」、「」、「」是同源詞。姑備二說。
金文通假為「」,表示封土,九年衛鼎:「𠟭(則)乃成夆(封)四夆(封),顏小子具(俱)惠夆(封)。」意謂於是在四面堆起土壟為界,顏小子都幫助辦理立壟(參唐蘭)。
又用作族氏,見夆弔(叔)盤、夆弔(叔)匜等。山東有逢國、逢山,齊有大夫逢丑父(《左傳.成公二年》)。疑此夆叔即逢國之後而仕於東國者(陳槃)。
又通假為「」,表示芳香,㺇簋:「豳(芬)夆(芳)馨香」。又通假為「」,㺇簋:「豐魯」,「」表示福,「豐魯」即是厚福。
漢帛書亦通假為「」,《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190行:「脩之國,其德乃夆(豐)。」表示貫徹到一個國家,德行就會豐盛(陳鼓應)。
甲金文從「」,「」聲,本義為美好。
」字《說文》所無,甲金文從「」,「」聲,本義為美好,是「」字之初文。《方言》卷一:「凡好而輕者,趙魏燕代之間曰姝,或曰妦。」《廣雅.釋詁一》:「妦,好也」。《集韻》:「㛔,同妦。」從字形上看,甲骨文「」字原本為左「」右「」,發展到金文「」寫於「」的右上方,並明顯變小。
卜辭疑用作人名,如《合集》21568:「巫妦」,意謂姓名為妦的女巫。
古詩賦用其本義,如唐代皮日休《桃花賦》:「妦妦婉婉,妖妖怡怡」。
甲骨文從「」從「」,象種樹於田界之上,以為疆界。金文從「」從「」,「」下或從「」。「」的本義是邦國、國家。
甲骨文從「」從「」,象種樹於田界之上,以為疆界。字形與《說文》的古文相近,王國維以為古文上部的「」形是「」之譌。金文從「」從「」,「」下或從「」。參見「」、「」。
」的本義是邦國、國家。甲骨文用本義,如《合集》846:「鼎(貞):𢎥(勿)𠦪(禱)年于邦土。」「邦土」即「邦社」,意謂邦國的土地之神。
金文亦用本義,如史牆盤:「匍(撫)有上下,䢔(會)受萬邦。」意謂擁有上天下地和四方萬國。(參裘錫圭)又如盠方彝:「天子不叚不其萬年保我萬邦。」
戰國竹簡也表示邦國,如《郭店簡.老子乙》簡17:「攸(修)之邦,丌(其)惪(德)乃奉(豐)。」意謂推廣至國家,他的德行就會豐盛。傳世本《老子.第五十四章》作「修之於國,其德乃豐」,避漢高祖劉邦名諱改「」為「」。又如《上博竹書二.魯邦大旱》簡1「魯邦大旱」,意謂魯國發生大旱災。
古「」、「」為一字(王國維),「」也表示分封。如《上博竹書八.成王既邦》簡1「成王既邦周公二年」,「」讀為「」,意謂成王分封周公的第二年。又如《清華簡二.繫年》簡104:「改邦陳、蔡之君,囟(使)各復其邦。」表示改封陳國、蔡國的君主,使他們各自復國。傳世古書中的例子如《墨子.非攻下》:「唐叔與呂尚邦齊、晉。」
甲骨文從「」從「」,「」亦是聲符。「」從「」,象迎面走來的腳,「」是聲符,「」象道路,本義是路上相遇、相逢。
甲骨文從「」,「」亦聲,象在路上迎頭相遇。《說文》:「逢,遇也。从辵,峯省聲。」從迎面相逢引申有迎接之義,《方言》:「逢、逆,迎也。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王維〈與盧象集朱家〉:「主人能愛客,終日有逢迎。」「」字進一步引申,有迎合、討合之義,《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趙岐注:「君之惡心未發,臣以諂媚逢迎之,而導君為非,故曰罪大。」意思是說君主有惡行,臣下加以助長,這罪行還小;君主有惡行,臣下加以逢迎,給他找出理據,使他無所忌憚,這罪行可大了(楊伯峻)。
金文或加從「」,象雙手之形,是「」的增繁之形,孫常敍認為「」所從的「」和「」象雙手搬動泥土,掩蓋樹根,會兩相踫合之意,故有相遇、相逢義。按此說並無確據,姑備一說。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36914:「才(在)逢」。
金文表示適逢、踫上,中山王圓壺:「逢郾(燕)亡(無)道」,表示適逢燕國政治紛亂,不行正道。《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後,逢此百凶。」
戰國竹簡表示遇上,《郭店簡.唐虞之道》簡14:「聖以遇命,仁以逢時」。意謂聖明而遇上天命,仁愛而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