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
(4)
異讀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8F 8A
大五碼 A4CE 
倉頡碼 弓竹水 
Matthews 468 
漢語大字典 (一版)0035;(二版)38  
康熙字典 93 
Unicode U+53CA
GB2312 2816 
四角號碼 1724.7 
頻序 A/B 204  151 
頻次 A/B 13071  7495 
普通話 j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5/26
(部件樹)
其他:
甲骨
字例: 1/1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39/39
其他
字例: 7/7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逮也。从又从人。【徐鍇曰:及前人也。】〔巨立切〕乁,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𢎜,亦古文及。𨕤,亦古文及。 (64 / 59) 𢎜 𨕤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流也。从反。讀若移。凡乁之屬皆从乁。〔弋支切〕 (265 / 266)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532 其立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象一人在前,後有一手捕捉,本義為追到人把他抓住。
36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從「」,會以手捕人之意。春秋金文「」、「」部件相疊,《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簡24即承此形而來,「」字兩筆斷開,且下加飾筆。金文中秦公鎛則移「」形於「」上,戰國文字多與秦公鎛相似,或於「」旁加飾筆。另金文或兼從義符「」,戰國竹簡又疊加義符「」,因此有《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2等字形。甲骨文、金文另有從「」的「」,與「」同,參見「」。《說文》:「及,逮也。从又从人。乁,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𢎜,亦古文及。𨖷,亦古文及。」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追及、逮獲,《合集》490:「乎(呼)追羌,及。」全句指命令追趕羌人,逮住他們了。《合集》31798:「弗及」,即追不上的意思。又從逮獲引申為到達,甲骨卜辭常有「及某時」一語,「」即到了。《合集》12160:「及今夕雨」,指到了今天晚上會下雨。

  金文「」用作動詞,保卣:「乙卯,王令保及殷東或(國)五侯。」白川靜認為「」乃含有軍事意味之用語,這裏或為省及、巡視之義,指王命令保巡察已平定後的東國。蔣大沂則認為「」指參與,全句指王命令保去參與聚集內外臣工的殷見典禮。另「」用作介詞,指到了,中山王鼎:「隹(雖)有死辠(罪),及參(三)世,亡不赦」,即雖然有死罪,到了第三代,沒有不赦免的。「」又可放在動詞之後,表示趨向,如中山王方壺:「以陀(施)及子孫。」金文「」又用為連詞,表示與、和等意思,王孫𢍓鐘:「以樂楚王、者(諸)侯嘉賓及我父兄諸士。」

  戰國竹簡「」用作連詞,《上博竹書一.緇衣》簡3:「隹(惟)尹躳(躬)及康(湯),咸又(有)一惪(德)。」全句指我伊尹自身及湯,都有純一的道德(季旭昇)。「」可用作介詞「」,《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2:「亡(無)聖(聲)之樂,它(施)及孫子。」
754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及」的異讀字

p17 p19
及格,普及,推己及人,及時,及肩,及門,及冠,及笄,及鋒而試
p58 p122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水驛置巡司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不可企, 鋒而試, 噬臍何, 愚不可, 愛屋烏… (5/227)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conj. and
idiom in time for
v. extend; reach to; come up to
瀏覽次數: 2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