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11
(18)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8 A7 B4
大五碼 C2D2 
倉頡碼 弓月人日竹 
Matthews 5668 
漢語大字典 (一版)3932;(二版)4189  
康熙字典 1072 
Unicode U+89F4
GB2312  
四角號碼 2822.7 
頻序 A/B 4379  5422 
頻次 A/B 24  -- 
普通話 shng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1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字例: 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觶實曰觴,虛曰觶。从角,𥏻省聲。〔式陽切〕𣝻,籀文觴从爵省。 (94 / 89) 𣝻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72 式羊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小篆從「」從「」從「」,「」、「」是義符,皆是酒器的名稱,「」是聲符。本義是盛滿酒的杯,泛指酒器。
66 字

 詳解: 金文從「」,「」聲。小篆從「」從「」,「」聲。「」、「」都是酒器名,作為義符可通用。「」是聲符。本義是盛滿酒的杯,泛指酒器。《說文》:「觴,觶實曰觴,虚曰觶。从角,𥏻省聲。𣝻,籒文觴从爵省。」《玉篇.角部》:「觴,飲器也。」

  「羽觴」是古代一種酒器,形狀像鳥雀,左右像鳥的兩翼。一說把鳥羽插在觴上,勸人快點飲酒。「曲水流觴」,又稱「蘭亭修禊」、「春禊」、「修禊」等,是古時的民間習俗,官民於三月上巳(魏以後為農曆三月初三)在水濱舉行盥洗祭禮,祭祀完畢,人們在水邊宴飲聚會、賦詩作詞、嬉戲遊樂,以除不祥。玩耍的方法是人們坐在河流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吟詩作對。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其中的「飛羽觴」、作詩不成要罰酒,正是「曲水流觴」的沿襲。「修禊」源於古代洗身祓禊的習俗,古人每年定期到水邊洗滌,以祛除不祥。後來洗濯身體的風俗演化成臨水宴飲的「曲水流觴」。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友人在會稽山(今浙江紹興)的蘭亭相聚,舉行修禊儀式後,便進行「曲水流觴」之戲,飲酒吟詩,後把詩句結集成《蘭亭集》,王羲之並創作了著名的〈蘭亭集序〉。這種風俗流傳到朝鮮、日本,成為日本「上巳節」(又名「女兒節」)的一個習俗,至今猶然。日本在「曲水流觴」之前,仍保留洗身的禮儀,而流觴飲酒時,仍有吟誦俳句。

  而成語「觴酒豆肉」本指一杯酒,一盤肉,後泛指飲食。「」是古代盛酒器,「」是盛肉的器皿。《禮記.坊記》:「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齒;衽席之上,讓而坐下,民猶犯貴;朝廷之位,讓而就賤,民猶犯君。」這裏引用孔子的話,意謂哪怕一杯酒,一豆肉,都要(教育人們)相推讓而接受較差的一份,即使這樣人們還有侵犯長者的。宴席之上,(教育人們)互相謙讓而後就坐,即使這樣人們還有侵犯尊貴者的。朝廷上的位次,(教育臣下)相謙讓而就下位,即使這樣臣下還有侵犯君主的(參楊天宇)。

  《說文》籀文作「𣝻」,從「」省,與金文形近。「」本指盛滿酒的酒器,金文讀為「」,古國名。
893 字


相關漢字: ,,,,,𣝻,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43 p162
觴詠,濫觴,羽觴,曲水流觴,走斝飛觴,觴豆(酒杯與食器。喻飲食),侑觴(勸酒),萸觴(重陽宴飲)
p232 p31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5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一詠, 走斝飛, 飛走斝, 一詠一, 舉稱慶… (5/31)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詞類 英文意義
n. drinking vessel (filled up with wine); wine goblet
v. toast; drink; entertain at a banquet
瀏覽次數: 1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