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衣 (主部件) 共 8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8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上衣。
甲骨及金文的「」字均象上衣之形,其中衣領、兩袖、襟,皆清晰可見,象左右襟相疊之形。
此外,古代上曰衣、下曰裳,兩不相混。又「」字是漢字的重要部首,當被用作其他漢字的部件時,往往於衣及左右襟中間加上其他部件,以喻有物置於懷中。參見「」、「」、「」等。
甲骨文用作地名、人名和祭名。金文表示上衣,無叀鼎:「易(賜)女(汝)玄衣」,玄衣即黑色的上衣。又用為「」,表示終結,[冬戈]簋:「衣(卒)搏,無愍」,「卒搏」即結束搏鬥。「」、「」形體相近。又通讀為「」,祭名,天亡簋:「衣祀于王,不(丕)顯考文王」。
《說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从衣。」
」從「」從「」,表示裁衣,引申為初始。
」的本義是裁衣,後以裁布製衣寓意諸事規劃之始。吳其昌云:「初民之衣,大抵皆獸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於刀,是初義也。」《說文》:「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初始,何尊:「隹(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又用作紀時之詞,「初吉」,即「初干吉日」,指每月第一個干日,即是說,每月的開頭十天皆可稱為「初吉」。班簋:「隹(唯)八月初吉才(在)宗周」。古初以屬於第一的事物為吉善,所以初始的干日都是吉日(黃盛璋、裘錫圭)。又用作人名,寺工師初壺:「工師初」。
甲骨文從「」從「」,「」亦是聲符,象人穿着衣服,包裹在衣衫之中,本義是貼身的衣服,引申為貼近、憑靠。
甲骨文從「」,「」亦聲,「」形寫在「」的裏面,表示人穿着衣服(李孝定),身體在衣物的裏面,本義是貼身的衣服,引申為貼近、憑依。戰國竹簡和小篆把「」寫在「」的旁邊。《說文》:「依,倚也。从人,衣聲。」
」、「」皆表示依靠,根據王鳳陽的研究,「」側重於一物向另一物貼近;「」側重於一物斜靠在另一物上。《孫子兵法.行軍》:「依水草而背眾樹」,意謂靠近水草,遠離樹叢。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依山盡」是說太陽緊貼着遠山落下去了。「依附」、「依傍」常常連用,因為貼近和旁邊都有挨着、靠着的意思。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依托義也是從依附義來的。
甲骨文疑表示包圍(陳秉新),見《合集》4730,一說用為人名(徐中舒、劉興隆)。
戰國竹簡表示依靠,《清華簡一.皇門》簡9:「亡(無)依亡(無)助」。又表示依循、依據,《上博竹書五.君子為豊》簡1:「君子為豊(禮),以依於仁。」意謂君子行禮,以依循仁德。
秦印用作人名。
漢帛書通假為「」,《馬王堆漢帛書.老子甲本》第158行:「殺人眾,以悲依(哀)立(蒞)之。」意謂殺人眾多,以悲哀的心情去對待。《馬王堆漢帛書.老子乙本》第209行:「故抗兵相若,而依(哀)者勝。」意謂兩軍相當的時候,慈悲的一方可獲得勝利(參陳鼓應)。
甲骨文從衣從交叉線條,裘錫圭認為是通過加交叉線來表示衣服已經縫製完畢可以折疊起來的意思,本義是衣服縫製完畢,引申為一切終結、完成。
甲骨文從衣從交叉線條,裘錫圭認為是通過加交叉線來表示衣服已經縫製完畢可以折疊起來的意思,本義是衣服縫製完畢,引申為一切終結、完成。亦有學者認為甲骨文無「」字,此二字形是「」的異體(張秉權、姚孝遂)。暫並存二說。
甲骨文用為地名和祭名。金文「」字於「」下加一撇,表示士卒。金文用「」為「」,參見「」。
《說文》:「卒,隸人給事者衣爲卒。卒,衣有題識者。」
甲骨文從「」從「」,象手持衣物。裘錫圭則認為象用手穿着衣服,是「」的初文。現多用姓氏。
甲骨文從「」從「」,象手持衣物。裘錫圭則認為象用手穿着衣服,是「」的初文。甲骨文「」作為「」的部件,象手持襁褓接初生嬰兒,參見「」。部分甲骨文上部從「」,裘錫圭指出是「」(手形)的訛變。
」是「」的後起字,加「」或「」造「」字,表示遙遠之意。卜辭辭例所見,「」除用作人名外,還表示遠方,與「」對言。
」字後來加圓圈「」,「」是「」的初文(于省吾、陳漢平),作為聲符,參「」。作為甲文部件,◎有置於衣上,而多置於衣中,參「」字甲骨文。按「」、「」古形音極近,應是一字之異體(參郭沫若),「」字未見甲骨文,而「」字甲骨最初只從「」從「」,而「」、「」是「」、「」兩字的主要部件,可視為「」、「」的初文。後來「」上加「」,以標示人首所在,而「」上加「」,以表示遠行。雖然兩字已分化,但作為古文字偏旁,仍有「」、「」不分的情況。「」、「」之圓圈「」多置於「」字中間,除了象玉環,還是聲符。參「」、「」。
金文只見「」而未見「」字,此外,「」亦用作部件,多從「」從「」從◎,參「」、「」。
甲骨文從二「」從「」從數點,會於火下縫衣辛勞之意,後泛指一切辛勞(參季旭昇)。
甲骨文從二「」從「」從數點,會於火下縫衣辛勞之意,後泛指一切辛勞(參季旭昇)。金文第一種字形上承甲骨文,從「」從二「」;第二種字形從二「」從「」,會勞心之意。第三種字形從「」,表示體力操勞。
甲骨文用作地名,又通讀為「」,表示水災。金文表示辛勞,叔尸鐘:「堇(勤)勞其政事」,又表示勞心,中山王鼎:「憂勞邦家」。
《說文》:「勞,劇也。从力,熒省。熒,火燒冂,用力者勞。𢥒,古文勞从悉。」
甲骨文象毛衣之形而毛朝外。本義是毛皮大衣。
甲骨文象毛衣之形而毛朝外。本義是毛皮大衣。古人穿着毛皮大衣,一般都是把有毛的一邊向外,不過,有時為了保護其毛,也有把毛向裏,反過來穿。如劉向《新序》記載古人愛惜毛皮,背負禾草時把毛皮大衣反過來穿的故事。《新序.雜事》:「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
金文增從「」或「」為聲符,而毛衣之形又省去毛形作「」,使「」從象形字變為形聲字。
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用作姓氏,又用作本義,表示皮衣,庚壺:「衣裘」。
《說文》:「裘,皮衣也。从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意。凡裘之屬皆从裘。求,古文省衣。」「」與「」甲金文中是兩個不同的字,《說文》誤合為一。參見「」。
甲骨文從一「」在另一「」之內,本義是穿衣加服,即衣上加衣;金文從「」,「」聲。引申為重疊、重複、沿襲、繼承等。
甲骨文從一「」在另一「」之內,金文從「」,「」聲,與《說文》籀文形近。本義是穿衣加服,即在衣服上再加衣服。許慎則認為本義是衣襟在左邊的內衣。《說文》:「襲,左衽袍。从衣,龖省聲。𧟟,籒文襲不省。」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參《合集》27959。
金文表示覆被、蔭佑,[冬戈]簋:「永襲厥身」,表示祖先蔭佑自身。《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戰國竹簡有兩種字形,一種從二「」,一「」寫在另一「」的裏頭,表示穿衣加服,衣上加衣。《禮記.內則》:「寒不敢襲。」鄭玄注:「襲謂重衣。」這種字形引申為重複、重疊、沿襲、繼承等義。戰國竹簡表示因襲、沿用,《清華簡一.楚居》簡10:「莊王徙襲樊郢」,意謂楚莊王因襲前王,在舊的都城(樊郢)居住下來。《清華簡二.繫年》簡110-111:「越王勾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爲好。」意謂越王勾踐打敗吳國,越人沿襲吳國的習慣,與晉國交好。《清華簡二.繫年》簡37-38:「懷公自秦逃歸,秦穆公乃召文公於楚,使襲懷公之室。」意謂懷公從秦國逃回來,秦穆公於是召喚文公到楚國,接受懷公在秦國的妻室。
第二種字形從「」,「」聲,用來表示出其不意的進攻,《清華簡二.繫年》簡46:「秦之戍人使人歸告曰:『我既得鄭之門管也,來襲之。』秦師將東襲鄭」,意謂秦國戍守邊疆的士兵派人回來告訴說:「我已得到鄭國大門的鑰匙,來進攻鄭國吧。」秦師將要從東進攻鄭國。《清華簡二.繫年》簡93-94:「齊莊公涉河襲朝歌,以復平陰之師。」意謂齊莊公(帶領軍隊)徒步過河,以收復平陰之戰。
」用於作戰,多指秘密的進攻,以期突擊敵軍。現代漢語仍有「偷襲」一詞,指趁敵不備,突然襲擊。
漢印用作人名,《漢印文字徵》:「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