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8
(12)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9C 9D
大五碼 B4C2 
倉頡碼 十十月 
Matthews 233 
漢語大字典 (一版)2084;(二版)2235  
康熙字典 434 
Unicode U+671D
GB2312 1915 
四角號碼 4742.0 
頻序 A/B 543  787 
頻次 A/B 4654  1171 
普通話 cho  zho  zh    
小篆
字例: 2/2
金文
字例: 13/32
(部件樹)
其他:
甲骨
字例: 3/3
(部件樹)
其他: 𠦝,
簡帛文字
字例: 8/20
其他
字例: 3/3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𦩻 旦也。从倝,舟聲。〔陟遙切〕 (140 / 136)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47 陟遙
147 直遙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二或四「」從「」,或從「」從「」從月,象日在草茻中升起,而殘月猶在天,表示早晨。金文從潮水的「」的初文從「𠦝」聲,表示潮水。
71 字

 詳解: 甲骨文從二或四「」從「」,或從「」從「」從月,象日在草茻中升起,而殘月猶在天,表示早晨。《說文》:「𦩻,旦也。从倝,舟聲。」

  甲骨文表示早晨,又用作地名。《廣韻.宵韻》:「朝,早也。又旦至食時為終朝。」《詩.蝃蝀》孔穎達疏:「朝者,早旦之名。」

  金文「」從「𠦝」從中間有三點的水流之形,這個水流是「」的初文,象潮水洶湧之形,表示潮水。後來「」的初文訛為「」。金文只見早期周公東征鼎「」字中之「」從「」,楚簡、小篆訛成「」形。西周晚期「𠦝」訛變為「」形。金文「𣶃」、「」都是「」的古字。

  金文表示早上,與「」相對,利簋:「珷(武王)征商,隹甲子朝。」大盂鼎:「敏朝夕入讕(諫)」。

  古君王早朝聽政,故「朝早」引伸為「朝見」,《字彙》:「朝,晨朝也。人君視政,臣下覲君,均貴於早,聲轉為朝也。」

  金文表示朝見、朝問,夨令方尊:「明公朝至于成周」,陳侯因[次月]敦:「𣶃問者(諸)侯」。《穀梁傳.桓公九年》:「諸侯相見曰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又用作地名,朝訶鐘:「朝訶(歌)」即典籍「朝歌」,古都城。又讀作「」,𧽊簋:「王各(格)于大𣶃(廟)」,「大𣶃」即「太廟」。參見「𣶃」、「」、「𠦝」。

  此外,「」、「」同音相通,睡虎地秦簡借「」作「」,《汗簡》「」之古文作「」。《姓氏急就篇》:「漢鼂錯,亦作朝。」參見「」。
597 字


相關漢字: ,,,,,𠦝,,,,𣶃,,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25 p73
朝廷,朝政,朝貢,朝頂,朝野,朝聖,朝綱,朝覲
p317 p180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p24 p73
朝夕,朝氣,朝陽,朝露,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朝思暮想,朝秦暮楚,朝乾夕惕,今朝
p317 p16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朝那
p31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城縣, 鮮, 邑縣 (3/3)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一夕, 三元老, 有一日, 三暮四, 不保夕… (5/284)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n. dawn; morning; court; dynasty; day
prep. towards
v. visit; face
瀏覽次數: 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