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皿 (主部件) 共 18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𠧴
𠧴」象一個盛酒器。
甲骨文從「」,「」聲。「」是意符,「」是聲符,一說「」象盛酒器,「𠧴」的本義是盛酒的器皿。下部所從的「」後來為了書寫方便,簡省為向上彎曲的弧筆。
𠧴」所從的「」字的異體有從「」之形。甲金文用作本義,表示盛酒器,《合集》25979:「鬯五𠧴(卣)」,「」是香酒。「鬯五卣」猶如今言「五瓶酒」。毛公鼎:「易(賜)女(汝)𩰤鬯一卣」。《詩.大雅.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尚書.洛誥》:「秬鬯二卣」。
𠧴」又通假作「」,是語助詞,班簋:「亡(無)卣(攸)違」。《石鼓文.田車》:「君子卣(攸)樂」。古人一般把「」解釋為「」,《易.坤》:「君子有攸往」,孔穎達疏:「君子有攸往者,以其柔順利貞,故君子利有所往。」王引之認為「」不應解釋為「」,而是語助詞,無義。「無攸違」即「無違」,表示沒有違抗。「君子攸樂」即「君子樂」。
《說文》:「𠧴,气行皃。从乃𠧪聲,讀若攸。」
字象盛食物之器具。
字象盛食物之器具。《說文》:「皿,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徐鍇改作「飲食之用器」,可從。
甲骨文象容器之形,廿七年皿或加從「」旁,以表示它是青銅所鑄。
裘錫圭提出甲骨文「」字象後人稱為尊、瓿一類的器物,並認為從已發現的銅器看來,只有戰國時代的廿七年皿自稱為「[金皿]」。戰國以後,幾乎不見單獨的「」字,由此可見這類器物已經改稱其他名稱。
甲骨文「」字讀為「」,用作地名,《合集》10964:「田于皿」,指於盟地田獵。《左傳.隱公十一年》:「向、盟、州、陘、懷。」地在今河南孟縣南。另《合集》24892有「皿雨」一詞,讀作「猛雨」(趙誠)。
金文「」用作本義,廿七年皿:「廿七年寧為[金皿]。」另金文「」多用作人名,伯簋:「白(伯)乍斬皿寶尊彝。」
」字象器皿中有血液。
象形字,從「」,中間一圈或一點象血形。本義為祭祀時獻給神明的牲畜的血(許慎)。
甲骨文中「」與「」字形近,唯兩者「」上所盛的東西有別,唯二字在卜辭中常常有彼此換用的情況,參見「」。戰國文字承甲骨文而來,字從「」,皿上一點寫成一橫,為《說文》篆文所本。《說文》:「血,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
甲骨文「」字指殺牲取血以祭祖,如《合集》22231:「血三羊。」指取三隻羊作血祭。另甲骨文常見「血室」一詞,為宗廟名,《合集》41091:「才(在)血室。」又甲骨文有「血子」,為祭祀對象。「」也可用作地名。
金文中「」讀作「」,陳逆簠:「懽血宗家」,按「」與「」俱有憂義,全句指憂慮宗室家族。
甲骨文從「」從「」從「」,象一人跪坐於盤皿前洗臉。
甲骨文從「」從「」從「」,象一人跪坐於盤皿前洗臉。金文從兩「」,從倒「」,從「」,從數點(◎)。「」象人形而突出頭部,全字象兩手持皿倒水洗面之形。數點(◎)象水滴之形。
小篆改為從「」,「」聲的形聲字。《說文》:「沬,洒面也。从水未聲。湏,古文沬从頁。」段玉裁注:「頮,古沬字。」又云:「從兩手匊水而洒其面,會意也。」
一說金文象傾盆浴洒之形(郭沫若)。甲骨文用作人名,又疑為洒面之意。金文表示洗面,囂白盤:「囂白(伯)媵嬴尹母沬盤。」「沬盤」即洗臉用的盤。又表示終,頌鼎:「萬年沬壽」,金文「沬壽」即終壽、滿壽之意(夏淥),典籍又作「眉壽」、「麋壽」、「牟壽」。《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盂是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說文》:「盂,飯器也。从皿亏聲。」
盂是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說文》:「盂,飯器也。从皿亏聲。」甲骨及金文均從于從皿,是一形聲字,于是聲符。不過,于除了是聲符外,其實本義應是「吁氣」的「」出的一口氣〔參見「」字通解〕。其實,於甲骨文中,「」字簡直像一「竽管」〔管中有一口「」氣〕。而此字大概漸省略成為金文中的「」字的一種較一般「」為複雜的寫法。今觀甲骨文中的盂字都有以較複雜的于字作為聲符的;而存世金文的「」字,雖然絕大多數都簡單地從「」和「」,但我們赫然發現商代「帚小室盂」中也有一個盂字,其中用作聲符的「」也是寫成較複雜的寫法〔即帶有部份竽管管壁〕。我們的解釋是:「」字一如「」、「」、「」、「」、「」等諸字一樣,都與人的呼吸氣息有關,故其於遠古的本義是「吁氣」,但後來因被借作虛字的「」,並久借不還,後來乃有需要分階段於已被混淆的「」字的基礎上加注義符,因而先後產生「」、「」、「」等字。而「帚小室盂」中較複雜的盂字,反映了「」也曾被假借作「盤盂」意義的器皿,因而要以「」作為類首,而成為一罕見的盂字。
最後,「馬王堆‧戰國縱熿家書」中即曾有「盤盂」寫作「盤竽」者,是竽通作盂的又一側證。參見、「」、「」。
金文、小篆從「」,「」聲,表示盛東西或洗濯用的器皿,本義是盆子。
金文從「」,「」聲,與小篆構形相同,表示盛東西或洗濯用的器皿,通常為圓形,口大底小,比盤深。
金文用作本義,黃大子白克盆:「黃大子白克乍(作)其𩞑盆」。「𩞑盆」即食用之盆。《急就篇》第三章:「甀缶盆盎甕罃壺」顏師古注:「缶、盆、盎一類耳。缶即盎也,大腹而歛口;盆則歛底而寬上。」《方言》卷五:「罃、甈謂之盎,自關而西或謂之盆,或謂之盎。」
《說文》:「盆,盎也。从皿,分聲。」
甲骨文「」會器皿所盛的水滿溢之意。本義是溢出,是「」的初文,引申為増益。
甲骨文「」從「」從「」,會器皿中水滿而溢出之意。本義是溢出,是「」的初文,引申為増益、利益。《說文》:「益,饒也,从水从皿,益之意也。」
金文從「」從「」,「」象上溢之形。「」字「」中的圓點或作空心形,結合上部的「」,字形與「」混同。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用為「」,表示加謚號也,如班簋:「班非敢覓,隹乍卲考爽益(謚)曰大政」。又用作重量單位,後作「」,春成侯壺:「冢(重)十八益(鎰)」。
戰國文字借本義是咽喉的「」字來表示「」,參見「」。
甲骨文上從「」,人之旁有水點,下從「」,象人在盆中洗身之形。金文、小篆從「」,「」聲。本義是洗澡。
甲骨文上從「」,人之旁有水點,下從「」,象人在盆中洗身之形。金文、小篆從「」,「」聲。本義是洗澡。《說文》:「浴,洒身也。从水,谷聲。」《廣韻.燭韻》:「浴,洗浴。」《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鄭玄注:「沐浴,所以自清潔。」意指供給王洗頭洗澡。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1824正:「于浴用。」即沐浴用,徐中舒懷疑「」是祭祀的儀式,祭祀前必先洗澡。又用作地名《合集》13575;「令寢往浴。」即命令寢前去浴這個地方。
金文用作本義,孟縢姬缶:「孟縢姬揀其吉金,自作浴缶。」意謂孟縢姬挑選了青銅,自己鑄造了一個洗身用的缶。從考古資料推測,楚人有一套沐浴的青銅禮器,用鼎燒水加溫,用浴缶裝水,用鑒沐浴,可見當時人重視沐浴。這可能證明「沐浴」是祭祀儀式的組成部分,進行正式祭祀前要先沐浴潔淨自身(參湖南省博物館〈蟠虺紋銅浴缶深入探索〉)。
秦簡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04正:「毋以卯沐浴。」意指不要在卯日洗頭和洗身。秦簡以「」為「」,《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40:「變民習浴(俗),既毋後憂。」意指改變百姓(惡劣的)習俗,(管治)就會無後顧之憂。
漢帛書用作本義,《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49行:「浴之道頭上始,下盡身,四支(肢)毋濡。」「」即沾濕;意謂洗澡應該從頭部開始,直到下身,而四肢則不要沾濕。漢帛書假借「」為「」,《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43行:「為天下浴(谷),恆德乃足。」傳世本《老子》作「為天下谷」。這句指成為天下生息的山谷,永恆的德行才足夠。
楚竹書亦借「」為「」。《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31:「以[衛止](𨇙)於溪浴(谷)。」「𨇙」可能表示踐踏。意即踐踏溪谷。
」字後來從洗澡引申為沉浸之義。魯迅《墳.文化偏至論》:「久浴文化,則漸悟人類之尊嚴。」
粵語以「沐浴」一詞解作洗澡,但在古時,「」和「」分作兩個詞,「」指洗頭,「」才是洗澡。除了「沐浴」,粵語還會以「沖涼」表示洗澡。
甲骨文從「」從數點從「」,金文從「」,「」聲。「」象盛載物品的器皿,表示器皿滿載之意,本義是盛載。
甲骨文從「」從數點從「」,孫海波據《說文》認為象盛滿黍稷外溢之形,李孝定則認為象盛滿水外溢之形,本義為滿,與「」同義。金文從「」,「」聲。「」表示盛載物品的器皿,本義是盛載。
金文「」或省作「」。「」是聲符
金文表示盛載,史免簠:「用盛稻粱。」又表示旺盛,中山王圓壺:「德行盛旺」,又用作姓氏和人名。
《說文》:「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
甲金文從「」從「」從「」,「」象房子,「」是盛食物的器皿,意會人有屋子住,吃得飽,心情安樂。本義是安寧。
甲金文從「」從「」從「」,意會人居室安定,飲食富足,心境安祥。《說文》:「寍,安也。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飲食器,所以安人。」段玉裁注:「此安寧正字,今則寧行而寍廢矣。」「」是「」的古字,但今日已廢棄不用。參見「」。
甲骨文疑為地名,《合集》13696正:「貞:寍雷。不其雷。」意謂貞卜:寍地會打雷。不會打雷。
金文表示安寧,史牆盤:「井(刑)帥宇(訏)誨(謀),申寍(寧)天子。」意謂穆王能遵循先王的偉大謀略,使繼位的恭王得到安寧(裘錫圭)。豳公盨:「永孚於寍(寧)」,意謂永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