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春秋時燕地。秦屬上谷郡,漢因之。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初屬燕郡。太和中,分屬燕州,尋又置昌平郡。東魏置東燕州及平昌郡。北齊因之。後周州郡俱廢,尋又置平昌郡。隋初郡廢,屬幽州。大業初,屬涿郡。唐亦屬幽州。石晉時入於契丹,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永樂中屬順天府。正德元年,升為昌平州,旋罷。八年,復升為州(編戶二十七里。)領縣三。州奠負居庸,處喉吭之間,司門戶之寄,京師大命,嘗系於此。雖古北有突入之虞,紫荊多旁窺之慮,而全軍據險,中權在握,不難於東西撲滅也。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於少保嘗言: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皋,西川之有劍閣。而昌平去關,不及一舍,往來應援,呼吸可通,宜高城固垣,頓宿重旅,特命大將駐此,以固肩背之防。此陸遜所云一有不虞,即當傾國爭之者也(按:正統十四年,於謙嘗城昌平,以扼北寇突入之道)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府北九十里。東至薊州一百八十里,西至延慶州八十里,北至廢開平衛七百七十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明正德元年 (1506) 改昌平縣置,屬順天府。治所即今北京市昌平縣。旋罷,八年復置。轄境相當今北京市昌平、順義、密雲三縣。《明史·莊烈帝紀》: 崇禎十七年 (1644),李自成農民軍 “陷昌平”,由此入京師。1913年復為昌平縣。州北天壽山下有明成祖朱棣以下十三帝陵墓 |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
---|
北京市西北部,西鄰河北省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順義縣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懷柔縣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潮河川守禦千戶所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小興州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密雲中衛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密雲後衛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營州左屯衛 |
北直 > 順天府 > 昌平州 > 密雲縣 > 勃海守禦千戶所 |
總數: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