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沒有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春秋戰國時為燕地。秦置上谷郡。漢屬涿郡。後漢因之。晉屬範陽國。後魏亦屬範陽郡。隋初曰昌黎郡,旋改易州。煬帝初,改曰上谷郡。唐復為易州(開元十四年,置高陽軍於郭內)天寶初,亦曰上谷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晉開運二年,沒於契丹(孫方簡以易州叛,附於契丹。)周顯德六年,收復,仍曰易州。宋因之。端拱二年,復為契丹所陷,兼置高陽軍。宣和中,得其地(亦曰遂武郡)尋沒於金,仍為易州,屬中都路。元初屬大都路。至元中,改屬保定路。明初,仍曰易州,以州治易縣省入(編戶三十八里),領縣一。今仍為易州。州控據西山,指顧燕代。東下則岐溝、督亢不可為固。西出則飛狐、雁門不足為險也。是故燕代有事,易州常為必爭之地。於忠肅公曰:險有輕重,守亦有緩急。居庸、紫荊,並為畿輔噤喉。論者常先居庸,而後紫荊,不知寇窺居庸,其得入者什之三,寇窺紫荊,其得入者什之七。正如秦人守函谷,而不知武關不固,咸陽遂傾。蜀人守劍閣,而不知陰平已逾,成都先喪也。欲保京師,則紫荊不可不防;欲防紫荊,則易州不可不守(正統十四年,增兵易州議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西北百二十里。東至順天府涿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二十里,北至保安州百二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隋開皇元年 (581) 置,治所即今河北易縣。《元和志》 卷18易州: “因州南十三里易水為名。” 開皇十六年 (596) 置易縣為州治。大業初改為上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復名易州,天寶元年 (742) 又名上谷郡。幹元元年 (758) 復名易州。唐轄境相當今河北內長城以南,安新、滿城以北,南拒馬河以西。遼以後屢有改變。元屬保定路。明屬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升為直隸州,屬直隸省。轄境兼有今淶源、淶水兩縣地。1913年廢為易縣。境內有長城之險,為河北地區門戶。五代、北宋初,常在此與契丹劇烈戰爭。明代與瓦刺等部相持,此地為節制紫荊諸關重鎮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河北省易縣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五虎嶺巡司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奇峰口巡司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官座嶺巡司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淶水縣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淶水縣 > 乾河口巡司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淶水縣 > 茂山衛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淶水縣 > 真武衛
北直 > 保定府 > 易州 > 淶水縣 > 神武衛
總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