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北直 > 大名府 > 浚縣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春秋時衛地。漢置黎陽縣,屬魏郡。後漢因之。晉仍屬魏郡。石趙置黎陽郡。後魏屬汲郡。孝昌中,分置黎陽郡。周宣政元年,置黎州。隋初,州郡俱廢,縣屬衛州。開皇十六年,復置黎州。大業初,州廢,仍屬汲郡。唐初,復置黎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仍屬衛州。五代晉改屬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屬澶州。端拱初,建通利軍。天聖初,改安利軍。熙寧三年,復為黎陽縣,屬衛州。元祐初,復為通利軍。政和五年,升為濬州,亦曰濬川軍。尋又為平川軍。金皇統八年,改曰通州。天德三年,復曰濬州。元初以州治黎陽縣省入,屬真定路。至元二年,改隸大名路。明洪武三年,改州為縣。今城週四里有奇,編戶五十里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西南二百里。東至開州一百里,西南至河南衛輝府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湯陰縣七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北宋政和五年 (1115) 置,治所在黎陽縣(今河南浚縣東)。金皇統八年 (1148) 改為通州。天德三年 (1151) 復為浚州。元初省黎陽縣入浚州,屬真定府。至元二年 (1265) 屬大名府。明洪武二年(1369) 降為浚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