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南直 > 安慶府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沒有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皖國(皖音患,亦為桐、舒二國地。)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二漢屬廬江郡。漢末,吳克皖城,遂為重鎮。晉安帝置晉熙郡。宋、齊因之。梁末,嘗置豫州,尋改為晉州。北齊曰江州。陳復曰晉州(大建五年伐齊,侯敬泰克齊江州,是也。)隋初,改熙州。大業初,改同安郡。唐武德四年,改為舒州(《志》云:唐初嘗改為東安州,正史不載。)天寶初,曰同安郡。至德初,曰盛唐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仍曰舒州,初屬吳,後屬南唐。宋仍曰舒州(亦曰同安郡。)政和五年,賜額曰德慶軍。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慶元初,升為府(以寧宗潛邸也。)元曰安慶路。明初,改寧江府,尋復為安慶府,直隸京師,領縣六。今仍曰安慶府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東北至廬州府無為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九江府四百十里,西至湖廣蘄州三百里,北至廬州府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池州府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六百五十里,至京師三千一百八十五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南宋慶元元年(1195)升安慶軍置,治所在懷寧縣(今安徽潛山縣)。端平三年(1236)移治羅刹洲(今貴池市西六十里)。景定元年(1260)移治宜城(今安慶市)。轄境相當今安徽長江以北,樅陽、桐城、嶽西以南地區。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為安慶路。明洪武初改為寧江府,六年(1373)復為安慶府,直隸南京。清為安徽省治。1913年廢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南直 > 安慶府 > 懷寧縣
南直 > 安慶府 > 桐城縣
南直 > 安慶府 > 桐城縣 > 六百丈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桐城縣 > 源子港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桐城縣 > 馬踏石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潛山縣
南直 > 安慶府 > 潛山縣 > 天堂山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太湖縣
南直 > 安慶府 > 太湖縣 > 白沙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太湖縣 > 後部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太湖縣 > 小池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太湖縣 > 南陽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宿松縣
南直 > 安慶府 > 宿松縣 > 小孤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宿松縣 > 涇江口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宿松縣 > 歸林灘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望江縣
南直 > 安慶府 > 望江縣 > 楊灣口巡司
南直 > 安慶府 > 望江縣 > 安慶衛
總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