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南直 > 徐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禹貢》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國也。春秋、戰國屬宋,後屬楚。秦屬泗水郡。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此(孟康曰:陳為西楚,江陵為南楚。此為東楚,項羽改為西楚,而以吳為東楚。)漢為楚國。地節元年,改為彭城郡,尋復故。後漢亦為楚國,章帝改為彭城國。晉因之,仍立徐州,以為重鎮(東晉初,徐州陷沒,元帝僑置徐州於淮南,又置南徐州於江南,其後移改不恒。太元九年,復置徐州於此。義熙七年,又改為北徐州。今詳見州域形勢。)宋亦為徐州及彭城、沛二郡。泰始中,沒於後魏,亦置徐州及彭城郡(後魏置東南道大行臺於此。東魏及高齊因之。後周改置總管府。)隋初廢郡。煬帝廢州,仍曰彭城郡。唐復為徐州。天寶初,亦曰彭城郡。乾元初,復為徐州。貞元十六年,建武寧軍。咸通十一年,改為感化軍。石晉時,復曰武寧軍。宋仍為徐州(亦曰彭城郡武寧軍節度。)金因之。元亦曰徐州,屬歸德府。至正八年,升徐州路。十二年,改曰武安州。明初,復曰徐州,隸鳳陽府,尋直隸京師(編戶一百五里),領縣四。今仍曰徐州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東至淮安府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鳳陽府壽州四百八十里,西至河南歸德府五百十里,北至山東兗州府三百六十里。自州治至江寧府一千里,至京師二千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南朝宋永初二年 (421) 改北徐州置,治所在彭城縣 (今江蘇徐州市)。隋大業初改為彭城郡,唐武德四年 (621) 復為徐州。天寶元年 (742)又改彭城郡,幹元元年 (758) 復為徐州。元至元二年 (1336) 省彭城縣入州,屬歸德府。至正八年 (1348) 升為徐州路,十二年 (1352) 降為武安州。明洪武初復名徐州,屬鳳陽府。十四年 (1381)直隸南京。清屬江蘇省,雍正十一年 (1733) 升為徐州府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南直 > 徐州 > 呂梁巡司
南直 > 徐州 > 蕭縣
南直 > 徐州 > 蕭縣 > 趙家圈巡司
南直 > 徐州 > 沛縣
南直 > 徐州 > 豐縣
南直 > 徐州 > 豐縣 > 華山巡司
南直 > 徐州 > 碭山縣
南直 > 徐州 > 碭山縣 > 徐州衛
南直 > 徐州 > 碭山縣 > 徐州左衛
總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