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禹貢》徐州地。春秋、戰國時,為齊、魯二國境。秦置琅邪郡。漢為東海、琅邪二郡地。後漢為琅邪國。晉因之。劉宋亦曰琅邪郡。後魏因之。永安二年,兼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隋因之。大業初,亦曰琅邪郡。唐復曰沂州。天寶初,又為琅邪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沂州(亦曰琅邪郡。)元屬益都路。明朝洪武初,以州治臨沂縣省入,尋改屬濟寧府。五年,改屬濟南府。十八年,改今屬(編戶百五十里),領縣二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府東三百六十里330。東至江南海州二百二十里,南至江南邳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南直徐州三百五十里,北至青州府四百四十六里,東北至青州府莒州二百七十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北周宣政元年(578)改北徐州置,治所在即丘縣(今山東臨沂市西二十里)。轄境相當今山東新泰、臨沂、費縣、平邑等市縣地。隋初移治臨沂縣(今臨沂市),大業初改琅邪郡。唐武德四年(621)復改沂州, 天寶元年(742)改琅邪郡,乾元元年(758)復為沂州。轄境包括今山東臨沂、棗莊、新泰、蒼山、費縣、平邑、蒙陰、沂水、沂源、沂南等市縣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為沂州府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羅滕鎮巡司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郯城縣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費縣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郯城縣 > 磨山巡司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費縣 > 毛陽川巡司 |
山東 > 兗州府 > 沂州 > 費縣 > 關陽川巡司 |
總數: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