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戰國時趙地,後又屬燕。秦屬代郡,漢、晉因之。後燕時郡廢(晉太元十三年,慕容垂廢代郡,悉徙其民於龍城。)後魏為懷荒、禦夷二鎮地。永安中,置蔚州,後陷(魏收《志》:寄治並州鄔縣界。)東魏改置北靈丘郡。後周仍置蔚州(治靈丘。)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州廢屬上谷郡。唐初,復置蔚州(治靈丘。《新志》:開元初,嘗移治安邊,乾元初復故。胡氏曰:唐永淳二年為忠順軍節度。)天寶初,曰安邊郡。乾元初,復故。遼曰忠順軍,又改武安軍。宋雍熙三年得其地,尋復沒於遼,仍稱蔚州忠順軍(移治靈仙。)金亦為蔚州。元廢州,以其地屬弘州(弘州,今直隸宣府鎮廢順聖西城是,在州西北九十里。)尋復為蔚州,屬宣德府。明洪武四年,改今屬,以州治靈仙縣省入(編戶十六里),領縣三。今因之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東南三百五十里。東北至直隸宣府鎮三百里,東至直隸易州二百二十里,東南至直隸定州三百五十里,南至直隸真定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太原府代州三百六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北魏永安中以懷荒 (今河北張北縣)、禦夷(赤城縣北) 二鎮置,後移治今山西平遙縣西北。北周移治靈丘縣 (今山西靈丘縣)。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六年 (623) 復置,寄治陽曲縣 (今太原市北陽曲鎮),次年移治繁畤縣 (今繁峙縣西),八年 (625)移治秀容縣北恒州城 (今忻州市西北),貞觀五年(631) 還治靈丘縣,開元初移治安邊縣 (今河北蔚縣,至德中改名興唐縣,五代梁開平中改名隆化縣,後唐同光初復名興唐縣,遼又改名靈仙縣)。1913年改為蔚縣。唐開元後轄境相當今河北陽原、蔚縣、淶源縣及山西陽高、天鎮、廣靈、靈丘等縣地。清時僅轄今蔚縣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 廣靈縣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 廣昌縣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 靈丘縣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 靈丘縣 > 蔚州衛
山西 > 山西行都司 > 蔚州 > 靈丘縣 > 廣昌守禦千戶所
總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