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河南 > 河南府 > 澠池縣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本韓地,後屬秦。漢景帝中〔元〕二年,置縣,屬弘農郡,以縣在崤澠間,故名。曹魏徙治蠡城。晉因之,仍屬弘農郡。後魏置澠池郡。後周置河南郡。大象中,廢郡,以縣屬洛州。隋因之,尋移治大塢城。義寧二年,屬宜陽郡。唐初,屬谷州。貞觀初,移谷州治焉。三年,又移縣治雙橋,即今治也。顯慶初,谷州廢,縣屬洛州。宋屬河南府。金置韶州。元至元八年,省州,復為縣。明因之。今縣城周八里有奇,編戶二十八里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在府西百六十里。西至陝州百三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陸縣五十里,東南至宜陽縣百三十里,北至山西垣曲縣百二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一作黽池縣。秦置,屬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澠池縣西十三里朱城。西漢景帝中元二年 (前148) 徙治今澠池縣西十六里,屬弘農郡。東漢建安中移治蠡城 (今河南洛寧縣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改為北澠池縣,還治今澠池縣西十三里,為澠池郡治。隋開皇初復為澠池縣,屬熊州。大業元年(605) 移治新安驛 (今澠池縣東二十五里)。三年(607) 屬河南郡。十二年 (616) 移治大塢城 (今澠池縣北十五里)。唐屬谷州,貞觀三年 (629) 移治雙橋 (即今澠池縣)。顯慶二年 (657) 屬洛州 (後改河南府)。金末升為韶州。元復為澠池縣,屬河南府路。明屬河南府。民國初屬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