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河南 > 懷慶府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沒有地圖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禹貢》冀州覃懷之地。商屬畿內。周亦為王畿及衛、雍、邘諸國地。春秋時,屬晉,謂之南陽(晉人自山以東謂之東陽,自山以南謂之南陽。應劭曰:河內殷國也,周曰南陽。)後又為魏、鄭、衛三國地(秦始皇滅衛,徙其君角居野王,阻山自保。胡亥時,復廢角為庶人。)秦屬三川郡。漢初為殷國(項羽立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內),尋為河內郡。晉為河內、汲二郡地(石趙改河內曰野王郡。)後魏置懷州(魏收《志》:天安二年置,太和八年罷,天平初復置),兼置河內郡。隋初,罷郡存州。大業初,州廢,復置河內郡。唐初,亦置懷州。天寶初,曰河內郡。乾元初,復故。宋仍為懷州(亦曰河內郡。)金改為南懷州,又置沁南軍,尋復曰懷州。元因之,尋改曰懷孟路。延祐中,又改懷慶路。前朝為懷慶府,領縣六。今仍舊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東至衛輝府二百七十里,東南至開封府鄭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府百四十里,西至山西絳州五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陽府六百五十里,北至山西澤州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亦一千八百里,至南京一千八百里,至布政司三百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明洪武元年(1368)改懷慶路置,治所在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轄境相當今河南修武、武陟二縣以西,黃河以北地。清又增領今原陽縣地。1913年廢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河南 > 懷慶府 > 河內縣 |
河南 > 懷慶府 > 濟源縣 |
河南 > 懷慶府 > 濟源縣 > 邵原關巡司 |
河南 > 懷慶府 > 修武縣 |
河南 > 懷慶府 > 武陟縣 |
河南 > 懷慶府 > 孟縣 |
河南 > 懷慶府 > 孟縣 > 懷州 |
河南 > 懷慶府 > 溫縣 |
河南 > 懷慶府 > 溫縣 > 懷慶衛 |
總數: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