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陝西 > 平涼府 > 涇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春秋時秦地。始皇時,屬北地郡。漢屬安定郡。後漢因之。魏、晉亦曰安定郡(苻秦初,置雍州於此。其後姚秦亦置焉,恃為重鎮。)後魏改置涇州,取涇水為名(魏收《志》:州治臨涇縣,領安定、平涼、北地、新平、隴東諸城鎮,所謂嶺北五郡也。)隋初,亦曰涇州。大業初,又改為安定郡(治安定縣。)唐復為涇州。天寶初,亦曰安定郡(至德初,改曰保定郡。)乾元初,復曰涇州,尋置涇寧節度於此。大順初,改曰彰義軍。宋仍曰涇州(亦曰安定郡。太平興國初,復曰彰化軍節度。)金改屬平涼府。元因之(元至元中,改屬鞏昌府,尋復舊。後又以州直隸行省。)明亦曰涇州,屬平涼府,以州治涇川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一。今仍曰涇州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東百五十里。東南至邠州百五十里,東北至慶陽府百二十里,東至寧州百七十里,南至鳳翔府二百六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北魏神?三年 (430) 置, 治所在臨涇縣 (今甘肅鎮原縣東南)。後移治安定郡安定縣 (今甘肅涇川縣北五里)。《元和志》 卷3涇州: “因 (涇) 水為名。” 轄境相當今甘肅涇川、崇信、平涼、華亭、靈臺及陝西彬縣、旬邑、永壽,寧夏涇源等縣市地。隋開皇初郡廢,大業三年 (607) 改為安定郡。唐初復名涇州,仍治安定縣。天寶元年 (742) 改為安定郡。至德元年 (756) 又改名保定郡,並改縣為保定縣。乾元元年 (758) 復改為涇州。金改涇川縣。元復置涇州。明洪武三年 (1370) 省涇川縣入州,移今涇川縣治,屬平涼府。清升為直隸州。1913年降為涇縣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甘肅涇川縣北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陝西 > 平涼府 > 涇州 > 靈臺縣
總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