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沒有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古西戎地。秦始封於此(周孝王封秦非子為附庸。今秦亭、秦谷是其處),及並天下,置為隴西郡。漢析置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治平襄),王莽末,隗囂據其地,建武中討平之。永平十七年,更為漢陽郡(治冀。)三國魏增置秦州(治上邽。)晉因之,又改漢陽為天水郡(亦治上邽),其後為氐羌所據。後魏仍為天水郡,亦置秦州(仍治上邽。)隋初,郡廢。煬帝又改州為天水郡。隋末,薛舉據其地。唐復曰秦州。天寶初,曰天水郡。乾元初,復故(初治上邽,後移成紀。)大曆初,沒於吐蕃。大中三年,收復。咸通四年,置天雄節度治此。景福初,為李茂貞所據。五代初,沒於蜀,亦置天雄軍。後唐平蜀,改為雄武節度。漢初,又為後蜀所取。周顯德二年,收復。宋仍曰秦州(亦曰天水郡雄武軍節度。)金因之(又改軍曰鎮遠軍。)元仍為秦州,尋以州治成紀縣省入。明亦曰秦州(編戶四十九里),領縣三。今仍曰秦州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府東三百里。東至鳳翔府隴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漢中府鳳縣三百二十里,南至成縣二百六十五里,東北至平涼府三百四十五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三國魏分隴右置,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西晉泰始五年 (269) 分雍、涼、梁三州復置,治所在天水郡冀縣 (今甘肅甘谷縣東)。太康三年(282) 廢。七年 (286) 復置,徙治上邽縣 (北魏曾改為上封,今甘肅天水市)。轄境相當今甘肅定西、靜寧二縣以南,清水縣以西及陝西鳳縣、略陽和四川平武、南坪及青海黃河以南、貴德以東地。其後逐漸縮小。隋大業初改為天水郡。唐武德初復曰秦州,開元二十二年 (734) 移治成紀縣 (今甘肅秦安縣西北)。天寶元年 (742) 還治上邽縣,改為天水郡。乾元元年 (758) 復改為秦州。寶應後陷於吐蕃。大中三年 (849) 收復,復移治成紀縣。北宋又移秦州及成紀縣於今天水市。明洪武二年 (1369) 省成紀縣於入州,屬鞏昌府。清雍正七年 (1729) 直隸甘肅省。轄境相當今天水市、秦安、清水、兩當、西和、禮縣、徽縣、成縣等地。1913年降為天水縣。北魏正光五年 (524),州境各族人民推羌人莫折大提為帥起義。唐宋時產銀、銅、鐵。明洪武初設茶馬司於此,與各族進行貿易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甘肅天水市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秦安縣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秦安縣 > 隴城廢縣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秦安縣 > 隴城巡司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清水縣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清水縣 > 盤嶺巡司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禮縣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禮縣 > 漩水巡司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禮縣 > 板橋山巡司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禮縣 > 秦州衛
陝西 > 鞏昌府 > 秦州 > 禮縣 > 禮縣守禦千戶所
總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