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冖 (主部件) 共 1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鼏 | 古書記載「鼏」用白茅草編織而成,長的白茅便捆縛其根,短的白茅便編連其中央,織成蓋子。《儀禮.公食大夫禮》:「鼏若束若編」,鄭玄注:「凡鼎鼏蓋以茅為之,長則束本,短則編其中央。……古文鼏作密。」 金文「鼏」假借為「密」、「宓」或「謐」,表示安寧,國差𦉜:「鼏(密)靜安寍」,意指靜謐安寧,即平靜安寧。秦公簋:「鼏(密)宅禹蹟」,意謂安居於大禹所到之處。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所以中國的疆土又稱為「禹跡」。《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毛亨傳:「密,寧也。」《說文》:「宓,安也。」段玉裁注:「此字經典作密,密行而宓廢矣。」安寧義今多用「謐」來表示。 金文「鼏」又用作人名,叔鼏鬲:「叔鼏乍(作)己白(伯)父丁寶尊彝」,意謂叔鼏為己伯父丁鑄造了寶貴的禮器。 漢簡借「密」為「鼏」,表示鼎蓋,《武威漢簡.甲本特牲》簡9:「舉鼎密(鼏),告潔。」「密」字傳世本《儀禮.特牲饋食禮》作「鼏」,全句意謂掀起鼎蓋,禀告主人鼎內潔淨(參彭林)。 「鼏」引申可指覆蓋酒尊的布巾,古時如果禮器沒有蓋子,便用粗布巾來覆蓋。《禮記.禮器》:「犧尊疏布鼏」,孔穎達疏:「疏布鼏者,疏,麤也。鼏,覆也。謂郊天時以麤布為巾以覆尊也。」「犧尊」即牛形尊,意謂牛形尊用粗布巾覆蓋,作為蓋子。馬衡《中國金石學概要》:「凡禮器之無蓋者,則覆之以布,是謂之鼏。」 |